文/李彩琴 插圖/國泰
大樓有位夜間管理員,中年大叔,在社區服務多年,人是好人,除了最基本的寒暄,儘量避免與他有任何「申論」對談,因為很快陷入一種「鬼打牆」的模式,永恆在原地打轉,沒有出口,讓人疲憊不堪~~
某天就在想,話語相互交換之際,一定浮現某個類似樞紐或陷阱的裝置,稍不覺察,順應著對方的話鋒又被捲進去了……
站在研究修辭學(或理則學)的立場,若能審視並發現話語「機關」所在,應該挺有趣的。
本日傍晚,拿了掛在信箱上的牌子,到管理室領掛號信,發現昨天還有另一封壓著沒通知,有些火大,已知會日夜班管理員多次,住戶有掛號信,當日即登記掛牌子通知(搞不好有人心急如焚在盼等),不要存放在管理室,萬一弄丟了誰要負責?
哎呀,這不是甚麼大事,不會弄丟的啦,有人牌子掛了一兩個禮拜也不來領(那是別人家的事),嘿,我告訴妳喔,有些大樓有電腦鍵入檔案,更方便啦……
只好正色再跟他辯解,關鍵不在於用筆謄寫在登記簿上,或是用電腦鍵入檔案,純粹是「態度」問題,辦事拖拖拉拉的,工具再先進也沒用……,最後又補了一句,「信件存放在管理室會生利息嗎,萬一弄丟了誰要負責?」
(看官有沒有發現,我這端已開始幫忙搭建一小段「循環」~~)
「這是小事啦,不會不見的,」他繼續很不以為然說道:「哎呀,我跟妳講啦,有些大樓有電腦鍵入檔案……」
總算驚覺「循環」又即將運作,噤口不語,投訴也要找聽得懂問題的人。
(每次舌敝唇焦從「鬼打牆」的模式逃出,忍不住會好奇,不知這位大叔如何與家人相處、討論大小事情?)
回想多次與夜間管理員溝通的境況,再深一層往邏輯的層面探討,有點質疑對方是否有思想上的「自閉症」,每次你提甲項,他一定會提個乙項(並很堅持重複),完全沒交流磨合,所以才會形成兩個平行迴路(circuit),也即是雙重「鬼打牆」的模式嗎?
(舉一反三,那些冗長永遠沒有結論的會議,國家政策運作之辨證等等。)
很想挖掘更多範例,以輔佐或完善上述理論,可惜的是,大叔已預定月底離職––聽他自述,有住戶看不順眼嚴厲投訴,列舉出其大小毛病……,倒是跟語言模式無啥關聯,嗯,誰又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