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本土語言融入幼兒園課程 語言傳承由根做起

幼兒觀察並觸摸(小米),讓幼兒五感探索,說出體驗的感覺。(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國教署六日表示,鼓勵幼兒園教學時融入本土語言,培養幼兒本土意識及族群認同,每學年度也持續補助幼兒園申辦「本土語言融入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計畫,補助自編教材經費、專家諮詢費及教師參加語言能力認證的報名費。

國教表示,為促進本土語言傳承,並符應國家語言發展法之精神,國教署表示,將持續鼓勵各教保服務機構創造開放、包容及尊重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使本土語言成為師生日常活動進行時的語言。透過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增進幼兒對於本土語言的興趣,進而產生認識及認同,達成幼兒樂意在生活中使用本土語言的目標。

以苗栗縣汶水國小附幼為例,該園長期積極推動本土語言教學達十六年,因園內幼兒有九十%以上是原住民族,七十%以上為泰雅族,因此致力推動本土語言教育。老師於教學時鼓勵幼兒運用族語,引導幼兒瞭解本土語言文化之美與內涵,進而學習對各族群的尊重與欣賞。

另外,透過統整式教學設計,適時融入本土語言與文化內容,例如:講述民間故事、吟誦歌謠、觀賞戲劇表演、介紹泰雅家鄉、認識傳統技藝、參觀泰雅工作坊及文物館等;另也邀請部落耆老及地方仕紳,進行校園及部落的文化踏查,包含:家屋、獵寮、穀倉、小米種植知識及狩獵場文化等,透過融入在地文化的教學方式,使幼兒更了解泰雅族文化,從中自然的學習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