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70歲的洪伯伯過去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的病史,近來覺得下肢水腫,呼吸困難,晚上睡覺無法平躺而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就醫,心臟血管科主任林圀宏經過診斷,病患係心臟肥大心臟衰竭情況危急,與家屬討論以體外反搏治療2個月,患者已可自行走路且可開車。
洪伯伯說,以前喘到無法睡覺,經過治療,可以好好睡覺。以前爬一層樓就氣喘吁吁,現在一口氣可以爬5層樓,還可以走1萬步。
林主任表示,病患當天左心室射出分率僅15.9%,正常人是55%以上;左心室擴張期指數高達70mm,正常人52mm以下,門診後即安排病人住院,觀看用藥紀錄及收治後給予藥物,皆符合現行心臟衰竭標準治療,也給予患者適當藥物,但無法有很好的改善。
林主任指出,該患者最後接受EECP(體外反博治療),病人長期持續性的心房顫動、心律不整,原先用藥物治療無法讓心臟顫動恢復正常,但大約接受兩週EECP治療後恢復正常,從那時到現在該病患心跳都是維持正常的情況。整個療程大約是7週時間,每次1小時的治療時間,觀察至今將近1年時間,持續追蹤心臟超音波,目前他的左心室的射出分率已從原本的15%進展到49%,雖然還未到正常標準,但患者現在可以很安穩睡覺,再也不用半夜爬起來呼吸,也不再需要使用氧氣,也沒有下肢水腫的情況。
林主任說,EECP是一種無痛,非侵入性治療,可以治療心絞痛、充血性心臟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完成療程後,就能恢復日常作息,且可以重複治療。治療過程中,以加壓腿套配合心跳做下肢擠壓,靠機械作用提高主動脈舒張壓,減低主動脈收縮壓,在不增加心臟負荷下,使心臟冠脈血流量增加,進而改善心肌代謝與功能,促進血液流至全身;療程中EECP利用擴大微小的血管網絡來發展新的道路,尤其在堵塞動脈附近,可增加血流,也因此被稱為「自然的繞道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