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近年來,港人移居台南增多,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關注這群「新台南人」,出版《路克米》移居港人特刊發表會,以不同觀點來看台南,從飲食、商家,看他們如何澆灌台南、成為台南的一部分。
發起「老屋欣力」運動,帶動全台老屋風潮的古都基金會,深耕台南,提醒所有人關注台南人事物,近年來興起港人移居潮,其中慢活生活的台南,成為高壓生活步調的港人,能夠作夢實現首要目標。
疫情期間,移居台南港人店家網絡呈現新鄰里關係。這些港人,不同年紀、不同時間和因素落腳台南,有的原抱著試看看心情來台南,後來有了感情,也就捨不得離開,有的除有居留證,甚至已經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各自生活不同,卻也讓台南逐漸有了「小香港城」風貌。
古都表示,九0年代百貨公司的飲茶、融入民眾生活的燒臘和近年來新興的波蘿包,特刊邀請年輕的香港文化工作者陳曉彤和在新竹念書港生岑穎豪,從飲食和空間切入,讓人一窺不同時代移居台南的三十餘名香港人,有的因讀書、有的因生活壓力、政治因素或因疫情,不同理由來至台南,他們形成新的網絡並融入台南這座城市。
「透過看見別人、再次看見自己」,古都希望藉由分享在地觀察,在台南即將於二0二五年邁向「府城建城三百年」(從台南圍城計算),看著這群在台南落地生根的港人,如何慢慢成為台南人,卻又保留香港人韻味,透過食物,記住自己原生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