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93歲病患,因為脖子到肩膀非常疼痛,痛到1年來都只能坐著睡覺,求診中醫大新竹附醫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考量到病患年事高且心臟衰竭,開刀風險高,因此,建議採用高頻熱凝手術,經過約15分鐘手術,打了2針。病患表示,1週後疼痛指數減少幾乎一半,兩週後回診,疼痛指數大幅降低,終於可以躺著睡覺。
另一名68歲病患,右邊後頸到手臂很痛,尤其轉動起來頭部更是劇烈疼痛,經過檢查是高位頸椎第1第2頸椎疼痛,由於該病患之前做過腰椎手術效果不滿意,對手術猶豫,因此接受高頻熱凝手術,由於病患痛點圍繞重要神經血管腦幹,屬於高危險和複雜性手術,醫師手術過程定位要非常清楚,目前恢復良好。
醫師巫智穎表示,高頻熱凝手術原理是將導針置入所需治療的神經周圍利用高頻電波傳遞能量達到止痛效果,分為「傳統式」及「脈衝式」,傳統式是將產生疼痛的感覺神經破壞,脈衝式是經由改變神經傳遞,讓神經「暈倒」,「睡著」達到止痛效果。
整個治療過程是在局部麻醉或靜脈麻醉之下進行,經由術中X光或超音波導引將導針置入適當位置,治療時間約15至50分鐘,治療後無需住院,即可返家,無手術傷口,治療後當天可能會有腫脹痠麻無力,1到2週後即可恢復生活品質。
高頻熱凝手術適用於三叉神經痛、頸腰椎疼痛、肩關節、膝關節疼痛、癌症疼痛等,止痛效果因人而異,通常數月至1年以上。有些病患可能1年就會來打1次,跟醫美治療黑斑一樣,打掉黑斑如果再長出來,就再打掉。
巫智穎指出,醫師下正確診斷是最重要,才能做正確判斷,治療起來才事半功倍,例如有些病患頸椎脊椎腰椎退化,側彎疼痛很厲害,如果開刀可能要打10多根釘子,不見得一定好,但經過x光,超音波或核磁共振,可以找出特定痛點來治療,舒緩疼痛也可以少吃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