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每4人即有一人有肥胖問題,醫師指出,肥胖型態多樣,其中有5成肥胖民眾合併「飢餓大腦」、「情緒飢餓」兩種型態,就像腦中住了食慾怪獸,總是控制不了進食渴望。現今有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同時降低飢餓感與進食渴望,1年後平均可減去11.7%體重,若搭配飲食、運動等行為改善,減重成效可望維持長達4年不復胖。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根據調查,台灣肥胖成年人約23.9%,相當於每4人即有一位肥胖者,面對節節攀升的肥胖問題,我國應向世界看齊,透過認知、醫療、行為多管齊下的方式減重。
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肥胖型態可分為飢餓大腦、情緒飢餓、飢餓腸道以及代謝異常4種。揪出肥胖型態後,研究更證實藥物減重的重要性,「相較於亂槍打鳥、使用錯誤的方式,找出肥胖型態並對症下藥才是成功減重的關鍵」。
上述4種肥胖型態,有5成肥胖民眾為合併「飢餓大腦」、「情緒飢餓」,蔡明劼說,合併此2型態者,就像腦中住了食慾怪獸,總是控制不了進食渴望。
飢餓大腦型態者最常受外在刺激影響,如最愛Buffet吃到飽;「情緒飢餓」型態者,經常依賴吃東西釋放負面情緒,為了獲得滿足感、愉悅感而進食。合併這兩型態的肥胖患者,靠意志力減重、克服食慾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