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中華文薈〉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方群
我與新詩的正式接觸,應該是在1982年進入師專後才開始的,由於在圖書館打工的緣故,我有了比一般同學更多也更好的先天條件——不論是在詩集的借閱,或是期刊的品賞,所以能在十八歲那年僥倖成為「文青」,外在環境其實是相對重要的因素。
我正式發表的第一首詩作,是1984年9月刊登在《文藝月刊》的〈九月風情畫〉。在此同時,除了新詩的創作之外,評論、散文,甚至極短篇和小說,也多所涉獵。當校內的文學園地已經失去競爭意義後,我便積極地向校外拓展,詩作發表以《文藝月刊》為主,評論則以《自立晚報》為核心,至於如《民生報》、《小說創作》、《國語日報》、《自由日報》、《中華日報》也都是已經發表過版面。
1986年4月,我們幾位臺北市立師專的同學創立「珊瑚礁詩社」,印行報紙型的《珊瑚礁詩葉》,至1988年7月出版14期後休刊,1992年3月又曾短暫復刊,而這段模糊的往事,也算是年輕時代志同道合的重要記憶。
隨著創作的日益累積,文學獎的參與也成為當時的必要戰役。1986年我以〈荒唐騎士〉獲得「中華文學獎」大專學生組新詩第三名,這也是鼓舞日後持續筆耕的重要助力。
1987年師專畢業,我前往臺北市雨農國小實習並等待兵役,此時的作品數量更多,並且也開始在《現代詩》、《薪火》、《新陸》、《葡萄園》、《笠》、《曼陀羅》、《大海洋》、《秋水》、《創世紀》、《藍星》等詩刊,以及《中央日報》、《工商時報》、《大華晚報》、《自由時報》、《自立早報》等副刊發表詩作。
從十八歲開始發表創作,到三十歲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班就讀的十二年間,我的詩作先後結集成《進化原理》(1993)及《文明併發症》(1997)兩冊詩集。
1996年我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就讀,四年半後在邱燮友教授的指導下,以《解嚴後臺灣新詩現象析論》獲得博士學位,並於2001年轉往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語文與創作學系)任教迄今。在博士畢業的前後,我一方面撰寫研究論文,另一方面也持續創作,而在歷經十二年的漫長等待,又陸續出版《航行,在詩的海域》(2009)、《縱橫福爾摩沙》(2011)和《經與緯的夢想》(2014)等三本詩集。
然而人生的意外總是在你料想不到的時刻前來拜訪。2013年11月26日,我在北京與會途中,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在北大三院面臨生死關卡的嚴酷試煉,幸得老天垂憐及學生好友的鼎力相助,終能平安返臺,然而十年來面對七次手術的整理修補,也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必須做出抉擇,以殘存的有限生命與精力,你希望在何處耕耘?又希望在何處開花結果?
於是從2017年起,我投注了更多心力在縣市地誌詩的系列創作,迄今共完成《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2017)、《在花蓮:山與海的激盪》(2020)、《浯洲詩行:鋼鐵與柔情的交纏》(2021)、《翻過海的眺望還是海:菊島詩行》(2021)、《凝望:蘭陽詩行》(2022)、《桃園詩行》(2022)、《基隆詩行:山海繫留》(2022)及《苗栗詩行》(2023)等八個縣市的地誌詩集。另外,還有《微言》(2016)、《方群截句》(2017)和《沒有任何題目需要隱藏》(2021)三本以行數和形式為規範的「限制式創作」。以上是我近來創作的核心與方向,也是未來將持續耕耘精進的主要目標。
回首近四十年的創作生涯,十六冊詩集堆疊了功績心血,也穿插著風花雪月。在這片你我生活食息的豐饒土地上,所有的毀譽功過就交給歷史細心操煩。那些該留下的,我們毋需擔憂;至於那些該消失的,也就讓它們隨著時光的長河默默流逝吧!
方群簡歷
方群,本名林于弘,臺北市人,1966年生,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學系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中學及大專等各級教師三十餘年,曾擔任《國語日報》特約編輯,《臺灣詩學學刊》主編,康軒版國語教科書主任委員,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現當代文學,創作則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創作曾獲:中華文學獎、藍星詩社屈原詩獎、創世紀四十周年詩創作獎、吳濁流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重要獎項,並入選各種選集。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方群截句》、《在花蓮:山與海的激盪》、《浯洲詩行:鋼鐵與柔情的交纏》、《沒有任何題目需要隱藏》、《翻過海的眺望還是海:菊島詩行》、《凝望:蘭陽詩行》、《桃園詩行》及《基隆詩行:山海繫留》等十五種;論述《臺灣新詩分類學》、《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的檢證與省思》、《初唐前期詩歌研究》、《光與影的對話:語文教學新論》、《我的第一堂作文課》、《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另編有《應酬文書》、《大專國文選》、《現代新詩讀本》、《臺灣一九六0世代詩人論文集》、《金門詩選》、《閱讀與寫作》及《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等。
大甲美食五寫
˙煎包˙
隨興俯仰側臥
來不及散失的灼熱體溫
是垂涎的尷尬
˙燒餅˙
以燜燒隱藏
以包裹堆疊
一寸寸抵抗軀體碎裂的輕蔑
˙粉腸˙
或冷或熱
摻雜翻滾跳躍的鹹辣
環繞透視人生
˙米糕˙
制約的銅牆鐵壁
禁錮粒粒鬆散的江湖奔波
遊走滋味滑溜
˙綿綿冰˙
搓揉一顆顆寒冷的星球
在炎夏的宇宙
無悔捨生救贖
中部遊記二首
˙之一 竹山紫南宮˙
竹林沿路以青翠包圍環繞
山巔雲霧聚積叮噹的夢想
紫氣東來的隱喻暗示,在
南方溫暖目光的綿延接續
宮殿鋪陳人間預支的奉獻
˙之二 林內落羽松˙
林深不知敲響迴旋的跫音
內心潛藏的季節忐忑跳動
落寞天光已穿透枝椏,看
羽化的姿態在鏡頭前凝結
松針細細縫綴的思念冬衣
過太平山(三首)
˙之一 見晴懷古步道˙
到見晴,不見晴
只有突襲的雲霧,裊遶
冰寒沁骨的溼冷
搖晃的吊橋持續擺盪
在起點與終點的迷濛驚魂
聽山嵐假意問候
穿過岩縫潺潺洩流的澄清
規劃一段完美的鏗鏘
喧嘩的心情行過婀娜的山稜
看夢的曲線側身,交錯
忐忑雨點的喘息間奏
註:「見晴懷古步道」係由部分昔日運材軌道路段整建而成,全長0.9公里,因周遭常有雲霧迷茫縈繞,令人油生渴望見晴之心,遂以「見晴」為名。
˙之二 觀雲棧道˙
握太緊的
手
有時抽筋
有時痠疼
靠太近的
雨
眉目朦朧
涕淚橫流
過度親暱的
雲
悔恨縈繞
浪漫出走
註:「觀雲棧道」位於見晴懷古步道與停車場間道路側邊,為新闢人車分道步徑,全長約1.3公里,沿途也是太平山最容易欣賞雲海的路段,因以此為名。
˙之三 鳩之澤˙
饕餮瀰漫的連續嘶吼
以不間斷的氤氳降臨
禁錮的滾燙蹦跳
憂慮和食材翻攪
冷卻的習慣習慣冷卻
幾片歪頭的零碎陽光
隨著疲乏歸鳥
任性回眸
註:「鳩之澤」為日治時期舊稱,以地熱溫泉聞名,1969年更名「仁澤」,2006年回復舊稱。其泉質屬碳酸氫鈉混和泉,除泡湯外,當場烹煮雞蛋和玉米等食材,亦為遊客之盛事。
造句三則
˙溼了一把傘˙
溼透溼透溼透溼透
了……
一枚拒絕兌換的情感代幣
把悲歡層層交錯重疊後,看看
傘外的,你的世界
˙走了一只鞋˙
走需要自己的時間
了解彳亍的艱辛過程,面對
一顆顆擁擠的孤單檸檬
只有味道的味道,隱藏著
鞋的心事
˙賣了一張臉˙
賣不完的世故人情
了結追逐脣吻的市場劇本
一群被網路炎上的姨婆姑嫂
張口吞掉齷齪骯髒噁心汙穢醜陋,以及
臉的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