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史博和氣象、水利、農業灌溉、文資等單位,以嘉南大圳為題合作,共組水議題研究團隊,歷時三年餘,二十四日起於台史博推出「流域共構」特展,其中八田與一手稿「嘉南大圳工程計畫書」,更是首度公開亮相。
「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帶領觀眾從日常生活周遭水圳、河川等水環境開始觀察,回顧百年來雲嘉南地區的水資源利用,從清代利用自然環境地形的私有埤圳、日本時代整併為區域型的水利系統,當代則加入與環境共存、倡導水資源循環多次利用的永續觀;期盼在氣候變遷下,透過展覽,讓社會大眾更加重視水資源、關懷環境議題。
展覽也首次對外公開台史博於一0九年於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發現,由八田與一署名的《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手稿,也就是嘉南大圳的工程計畫書,呈現八田與一為首的水利工事團隊,如何利用科學調查與數據資料,掌握地形、雨量等自然條件,並善用環境特色、就地取材,完成長達一五六一七公里、跨雲嘉南區域、供灌十五萬甲地的大型水圳工事,還有「百款水利人」,展現職人精神,默默守護台灣水資源。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說,「流域共構」特展呈現三大特色,除首度與八個公、私立單位合作,並跳脫單純歷史策展及展現台灣文化暖實力,展覽視角從當代全球性,如水資源分配等迫切議題出發,與世界連結。
今年逢曾文水庫建庫滿五十年,台史博展開歷史與工程跨領域對話與合作,形成人文與水利共構的當代網絡,不僅為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整理四千五百多件水利史料物件,也在「國家文化記憶庫」中發表《從水頭到水尾》的嘉南大圳影音素材,並共同發表《大圳學學》數位刊物。展期至明年六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