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吞魚刺 竟刺破主動脈大出血

醫師吳依璇說,誤吞魚刺或異物要盡快就醫取出,以防異物越卡越深,造成嚴重傷害。(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2歲「阿財伯」吃飯吞了魚刺,嘗試大口飯吞嚥後,雖喉嚨卡卡但身體無礙,便不以為意未就醫,不料1個月後發燒、背痛、右上腹痛送急診,發現魚刺竟穿破食道,再刺破主動脈大出血,經搶救及前後足足花了1年作3次開胸等大手術,才保住一命,健保加自費總花費逾3百萬元。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依璇說,誤吞魚刺或異物,一定要盡快就醫取出,以防異物越卡越深,造成嚴重傷害。

吳依璇指出,阿財伯去年9月到急診時,影像學檢查發現疑有異物穿破食道,緊急處置後病人告知月前吃吳郭魚時「有吞食到魚刺」。此為誤食魚刺後造成「主動脈-食道廔管併降主動脈感染性假性動脈瘤破裂」,致腸胃道大量出血,日本醫界論文收集10多年治療47個案,即使經過搶救多次手術治療,統計僅6成病人能救活出院,但1年後仍存活的少於4成,致死率相當高。

她說明醫治阿財伯的3階段處置方式,第1階段「主動脈內覆膜支架置放手術」是穩定血液動力學的第一步,先讓病人撐過大出血休克;1個月後,尚未脫離險境,接著做第2階段「食道切除」及「胸主動脈切除」,開胸大傷口清除感染源,並「以人工血管置換主動脈」;再過7個月後,病情稍穩定繼續做第3階段「食道重建手術」,以胃部或大腸進行食道重建,中間還要輔助以抗生素的治療。所幸手術期間有找到元凶,是1根1.7公分長魚刺,2023年8月再追蹤主動脈不再有感染情形,且已可進食軟質食物。

吳依璇說,早年醫療不發達,很多人吞魚刺會用手指催吐或吞飯、喝醋等偏方,吞飯可能把刺推到無法處理的位置,醋也沒辦法溶解魚刺,吐不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就醫,白天掛耳鼻喉科,晚間至少要區域醫院才可能有值班專科醫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