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就臉紅別再喝了! 酒精不耐恐致癌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醫師王彥鈞指出,喝酒就臉紅的民眾,是因體內缺乏代謝酒精的乙醛去氫酶造成,這些人應遠離酒精,因為酒精對他們來說就是致癌物,罹患口腔癌與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

王彥鈞表示,酒精不耐症與遺傳有關,是由於先天基因問題,導致體內缺乏與酒精代謝過程需要的乙醛去氫酶(ALDH2),使身體無法有效地分解酒精代謝過程產生的乙醛,導致這種有毒物質堆積在身體內,有這種缺陷的民眾在飲酒後出現一系列不適和健康問題。

王彥鈞指出,據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全球約有5億6000萬人有酒精不耐症,占了全球人口中大約8%,但亞洲人有這個問題的比例則更高,大陸地區有35%的民眾體內基因缺乏ALDH2,日本為30%、韓國20%,而台灣地區卻有高達47%的民眾缺乏ALDH2,是全球比率最高的地方。

研究顯示,ALDH2缺乏可能引起的短期症狀包括:臉紅、頭痛、心悸、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在長期飲酒後可能面臨的風險包括:肝臟損傷、心血管問題和口腔癌、口咽癌、食道癌、大腸癌等風險增加。近期針對台灣族群的大型研究,也證實了此基因的缺陷與自發性腦部顱內出血的風險和阿茲海默症風險上升都有關聯。

王彥鈞提供民眾簡易的檢測方式,民眾可用OK蹦將酒精棉片貼在手上臂內側,靜待15至20分鐘,撕下看看被棉花處覆蓋的皮膚有沒有發紅的現象,如有則代表你很可能有酒精不耐症,這種方式檢測的準確率大約70%,如果要更準確知道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則要透過基因檢測來確定。

由於這是一種基因缺陷,所以具有家族風險性,提醒患者告知他們的家庭成員,特別是直系的血親,他們可能也有ALDH2缺乏情況,即患有酒精不耐症。

王彥鈞表示,建議有酒精不耐症者,應節制飲酒以減少乙醛在體內累積,日常生活仍應注意減少醬油、發酵食品和某些成熟水果之攝取。如飲酒後出現不適症狀,應多喝水、避免暴露在熱的環境中,最重要的是,要確保患者理解他們的身體情況,並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