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0Comments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陳俊銘
頸椎是活動量最大的脊柱節段,易產生勞損,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損傷的累積而發生頸椎退化性病變,尤其是4-5、5-6頸椎段是個多事的椎段。因為頸椎病變包括向後方突出的椎間盤,鉤椎關節或椎體骨刺,以及椎體半脫位或上關節突向方滑脫,都可壓迫椎動脈或刺激椎動脈周圍之交感神經叢,使椎動脈痙攣、管腔狹窄,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頸椎病患者中約70%有椎動脈受累,50歲以上頭暈頭痛者,50%以上與頸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動脈受累有關。在臨床上易有「頸椎眩暈」、「椎動脈壓迫症候群」等診斷,又稱為「頸性偏頭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特徵,最常見的是頭痛,眩暈和視覺障礙等, 頭痛由於枕大神經病變,常呈發作性疼痛,持續數分鐘,數小時乃至更長,偶爾也可為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疼痛的性質各人的情況不一樣,一般稱跳痛(搏動性痛)或灼熱痛,而且局限於一側頸枕部或枕頂部,同時伴有痠、脹等異常感覺。疼痛多於早晨起床後,轉動頭頸部或乘車顛簸時發生或加劇;少數患者呈現疼痛過敏,觸及患部透皮時疼痛難忍,甚至觸碰頭髮時即感劇痛,十分苦惱。 疼痛發作時,常起自頸部,迅速擴展至耳後及枕頂部,或向眼眶區和鼻根部發射。有的患者發作前有先兆,如出現「眼前發黑、閃光」等視覺症狀。疼痛劇烈時常合併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如惡心,嘔吐,出汗。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各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因素致使椎動脈遭受刺激或壓迫,以致血管狹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為主要症狀的症候群。其發病機制包括1.動力性因素:主要由於椎節失穩後鉤椎關節鬆動及變位而波及側方上下橫突孔,以致出現軸向或側向移位而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引起痙攣、狹窄或折曲改變;此種因素最為常見,多屬早期輕型。2.血管因素:此種因素不僅較為複雜,且易變性大,主要表現為血管動力學異常,本病多見於中年以後,除因頸椎本身的退變因素外,與血管的彈性回縮力減弱亦有直接關係。一方面由於年齡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與頸椎的活動量大,尤其是旋轉、前屈等均使椎動脈處於被牽拉狀態,從而加速了血管的退變;中年以後全身動脈可出現程度不同的硬化性改變,椎動脈亦不例外,其程度與年齡成正比。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以中藥、針灸、針刀為主,臨床上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桑枝、丹參、川七、赤芍、雞血藤、黃耆、葛根、羌活等。配合針灸,頭皮針調節運動區和感覺區,耳針調節自律神經系統,十四經絡體針調節全身氣血循環,常用穴位包括百會、風池、太陽、太沖、足三里、血海、公孫、合谷、列缺、曲池等。若頸背僵硬疼痛,可將條索硬結塊找出,配合針刀治療鬆解沾黏組織,改善頸椎神經被壓迫,頭痛、眩暈、視覺障礙自然改善。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