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社論〉防災意識應時刻在心,不應心存僥倖!

0403大地震再次震出建築物耐震度問題。圖為在0403大地震中倒塌的花蓮天王星大樓。(中央社)

一場無情的0四0三花蓮大地震又造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令人深感不忍。幾乎每次大地震之後,專家都會提醒台灣是地震頻發地帶,呼籲政府與民眾都應嚴加防範;但這二十幾年來也幾乎都是在每次大地震之後不久,這些提醒、呼籲就如船過水無痕般地從人們腦海中淡出。希望在這次0四0三大地震之後,政府與民眾都能把防災意識隨時放在心中,千萬不應心存僥倖!

單就地震來說,台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而全世界超過七成的地震正是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把地理範圍縮小到台灣,每年中央氣象署偵測到大約四萬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大約一千次。簡言之,台灣根本就是與地震共處。

許多人對地震習以為常,但台灣也經常遭受颱風侵襲,再加上近二十年來各類型豪大雨發生次數增加,狂風暴雨同樣也對台灣構成威脅。更應注意的是,狂風暴雨可能造成洪水、山坡土石鬆軟,地震可能導致山崩地裂,二者的交互效應又可能併發連鎖性複合式災害;如果再同步考慮地狹人稠、地質脆弱、河川密布等人口、地理條件,台灣就是個深受天然災害威脅的環境。

儘管如此,台灣的防災意識卻偏向薄弱。日本將每年九月一日定為國民防災日,當天日本各地都會舉行防災演習;並且,日本政府還編印地震防災手冊發放給民眾,詳細介紹各種防災因應知識。以東京都政府編印的《東京防災》為例,內容包括大地震演練、需要立即行動的防災方法、其他災害和應對措施、應急手冊、必備災害知識等單元,鉅細靡遺地說明了發生地震及地震災害之後、避難步驟與注意事項、避難生活及生活重建、醫學相關知識、志願者相關知識、緊急聯絡電話等相關資訊,以備不時之需。

近年來台灣雖然也在每年九二一舉行全民地震避難演練,但往往流於形式,甚至虛應故事,以致災害果真發生時未必能夠派上用場。即以演練時先由中央氣象署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發布「國家防災日地震警報」訊息而言,此次0四0三大地震發生當下,卻有許多理應接收到國家警報的民眾沒有收到警報;中央氣象署雖然解釋了原因,但也凸顯了防災第一時間點就出現軟肋,相關政府部門尤應深切檢討改進。

其次,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之後,政府部門和許多民間企業發送緊急避難包給民眾,當時許多民眾除了備有緊急避難包之外,還聽從政府及專家建議強化防災準備;根據消防署的建議,緊急避難包中應有十五項物品,其中必備者包括礦泉水、食物、小毛毯、急救藥品、粗棉手套、手電筒及哨子。但是,試問現在還有幾個家庭與企業、機構備有緊急避難包或經常檢查緊急避難包?

0四0三大地震也再次震出建築物耐震度問題。根據內政部去年第四季的統計,全台灣平均屋齡已達三十二年,而根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定,符合屋齡超過三十年、耐震評估未達標準等條件都屬於適用範圍。質言之,台灣有太多房屋都應立刻進行耐震檢測並加以適當處理,政府部門應提出更積極的對策。

如果把颱風、地震形容為「天地不仁」,台灣應該要把這種「不仁」視為常態。正如《東京防災》所說的,致災大地震「並非可能會發生的」,「而是一定會發生的」。惟有作好萬全準備,當天災地難來臨時才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