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琉璃工房跨界「再造」家具 主辦「一念之間、一方空間」琉璃循環設計展

琉璃工房跨界「再造」家具 主辦「一念之間、一方空間」琉璃循環設計展,與會來賓大合照。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以延續失傳技法「脫臘鑄造」聞名的文化品牌琉璃工房,成立之初以復興琉璃藝術為己任,近年關注全球環境永續發展,開始將「綠色設計」導入作品,以「一念之間 一方空間」為命題,將「鑄口琉璃」融入家具創作,跨界與永進木器廠合作,「再造琉璃」賦予新生命,共同創作一系列「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

五項產品分別是Arch、Cycle、Harmony、機器人與地球,除了以鑄造餘料再利用,並制定減少工序的綠色流程,達到廢棄物再利用與減碳雙重目標。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地球」,再造之後減少多達341公斤CO2e的碳排量,相當於2棵胸徑47公分、高約11公尺樟樹的1年的固碳量,在被認為是難以減碳的繁複琉璃工藝裡,為相當不容易的減碳成效,深具意義。5月23日起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舉辦展覽,發表循環設計成果。

琉璃工房跨界「再造」家具 主辦「一念之間、一方空間」琉璃循環設計展。

由楊惠姍、張毅創立的琉璃工房,致力於「以琉璃創作東方美學」,曾獲「台灣百大企業品牌」、「DFA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品牌」,楊惠姍的作品也被23個世界博物館機構收藏。在「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核心價值驅動下,2022年正式啟動ESG計畫,楊惠姍挑戰推翻她自己37年前研究復興的「琉璃脫蠟鑄造法」,測試改變工藝流程,找尋更美顏色的創新公式。以琉璃藝術作品鑄造後的「鑄口」餘料,發展「循環再生」的可能。並找來擁有70多年歷史的永進木器廠,開啟跨界合作!

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致詞。

琉璃藝術與工業設計木藝相互激盪碰撞,楊惠姍與永進木器廠第三代的江世楨均表示是難得的探索旅程。楊惠姍說:「琉璃工房期待發揮琉璃透光的特質,找到讓光能夠充份進入琉璃桌的方式,並需是能被使用的桌子,讓人想觸摸琉璃質感,感受光,享受它的色彩。為了這目的,工房設計了隱藏於內部的木頭接合方式,應是讓江總費盡了心思」。內部結構之外,還要考慮琉璃較重,力學的重新計算,不斷調整桌腳的造型與寬度。楊惠姍說,因與江世楨合作,這張桌子方得以完美呈現。

江世楨則回應琉璃工房:「你們的設計想法與角度,與我們不太一樣。你們設計的結構,都不是我們自己在製造家具常用的工法。反而比較像老傢俱的雕刻,結構很精采,但藏在看不到的地方。」因為支持琉璃工房的理念,因為一個承諾,江世楨說:「就陪琉璃工房走這條路,一定要用我的專業把它做出來!」

導入「綠色設計」,繽紛的光之琉璃,結合札實木件,讓看似只剩回收功能的「鑄口料」被賦予華彩新生。琉璃工房特舉辦「一念之間,一方空間」循環設計展覽,發表成果。該展設立於松山文創園區,為免費入場,展期從5/24(五)至6/9(日)共為期17天,歡迎闔家大小一同共襄盛舉。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