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府城廣角鏡》AI浪潮下不應輕忽語文教育與人文底蘊
前幾天,美國幾家科技大廠的負責人同時來台灣,再次激起AI,人工智慧的高潮。AI的功能極其廣泛,將來,幾乎是無所不包。在AI披靡的當下,是該冷靜思索,人,到底如何因應?且從幾個語文教育的角度來探討。
日前,教育部長談到雙語教育政策時表示:雙語教育政策,要讓年輕人與國際接軌,雙語教育如果現在開始做需要三十年。之前,有大學校長說:學校大一中文課程,課名已改變為敘事與思辨、溝通與表達,並融入AI,人工智慧文本生成課程。部長強調雙語教育,校長改變中文課並融入AI,兩者之間的思慮可能聯結?
先談雙語教育,雙語教育之前有實施雙語的決策,雙語政策,當然要有雙語教育先行敷陳。雙語教育推動伊始,曾經有要求大學各科系教授以英語上課的傳聞,甚至公立中小學的健康、生活、音樂等等課程也都使用英語教學。其時,筆者與一位大學外文系主任談及此事時,主任不屑地說,用中文上物理課,學生都不一定聽得懂,用英語?一般教授、老師,以及多數學生的英語程度是否能夠勝任全英教學是一回事,問題是,雙語、雙語教育,乃至全英上課是否必須?尤其在AI可能主宰世界的當下,遑論雙語教育需要三十年。
此時,談雙語,談國際接軌,縱使淡然兩岸關係的演變,輕忽中國崛起之後,中文的意義,即便撇開政治的纏繞,僅就科技發展言:可以預見的近幾年,借助AI可以便捷地處理一般需求的口譯、翻譯。很多行業,例如英語補習班不無可能被AI淘汰。然則,中文之外,例如英語,除了語言學家、文學等專業研究者,一般人是否需要再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去學習?事理至明。
為了因應AI的風潮,有學校的大一中文課竟已配合改變,除了融入AI相關課程,還要求中文系的老師嘗試以GPT製作教材。GPT確實可以取代目前很多工作,例如:翻譯、寫詩、撰文、繪製動畫等等。即便AI再重要,但,學習如何操作AI,需要如此孟浪中文課?
將來,AI的演化終將萌發出人類難以預測的結果。談生成、說應用,很多學科都使用AI,但,如何製作出不同於他人的傑作?操作時下什麼指令?其高下、優劣的辨識,恰取決於操作者的人文涵養。
當務之急,強化AI可能還難以企及的人文思維才是因應之道,怎可反其道而行,輕忽中文教育?至於人文素養的涵育,便捷可行的管道是閱讀古人的經典,從中汲取前人思想的精華,逐漸積累、融會,淬礪個人修為,進而增長智慧。透過中文課程,研讀古聖先賢歷經千百年琢磨而出的範文,恰是蘊蓄、提升個人心智的好門道。不只人文領域需要厚實人文底蘊,一些數理範疇的創意,實多源自人文涵養所觸發的智慧火花。
而今,迎著AI的勢頭,雙語教育是否必須的問題不能不嚴肅思考。至於輕忽,甚至丟棄中文課,如此淡去人文底蘊的行徑,無異鋪墊AI主宰世界之路。
(作者吳昭明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