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館舉辦何文杞逝世周年展

向台灣鄉土繪畫先驅藝術家何文杞致敬, 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辦「本土美學的建構者─何文杞逝世周年紀念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向台灣鄉土繪畫先驅藝術家何文杞致敬, 台南生活美學館舉辦「本土美學的建構者|何文杞逝世周年紀念展」,十九日開展,文化部長李遠特地出席。李遠表示,希望日後能在台灣推動「一百個文化基地」,文化基地成為滋養教育、培育文化甚至成為經濟產業,達到永續目標。

何文杞出生於日治後期,成長於動態年代,是台灣戰後深具代表性的本土藝術家,被視為台灣鄉土畫先驅,擁有台灣本土主義之父美譽,一生致力創作,將具有台灣自然、人文特色作品,呈現在世人眼前,單畫展就舉辦超過百次,希望讓世界各地都知曉台灣藝術之美。

代表何文杞夫人邱金菊致詞的前國立台灣文學館長鄭邦鎮表示,展覽展現何文杞一生致力本土美學創作成果。策展人蕭瓊瑞指出,何文杞創作不離台灣本土,其展現台灣鄉土古閩式建築的細緻、典雅及台灣民間特殊的信仰與美學,成為台灣重現文化主體重要印記,展覽呈現其豐富且多元創作。

李遠聆聽開場的展演〈黃昏故鄉〉後,不禁一時哽咽,感性指出,台灣退出聯合國後,許多人開始追尋台灣本質,唱自己歌、演自己戲、畫自己畫,這場台灣本土運動,也讓他跟隨前輩,成為文化追隨者,當年因聆聽這首歌,召喚他返台參與電影工作,因欣賞何文杞繪畫中台灣庶民生活、建築、山水、動植物等,更讓他走遍全台拍攝紀錄片,尋找台灣生命力,深入這塊土地所有人文歷史。

他也宣布將在台灣推動一百個文化基地,讓文化基地成為青年、小朋友教育場域,青壯代藝術家茁壯處,文化即生活,具有經濟價值,才能永續。開幕式眾多藝文界人士參與,展期至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