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中華副刊〉竹溪煙雲
■王靖婷
拾階,是妳對那座寺廟最初的印象。
五、六歲的妳被牢牢牽在祖母的手裡,在山門外的緩坡道拾級而上,一片山石舖成一階,石階縫隙青苔雜遝,大人們一步一階卻是小兒的兩三步,一不小心還會滑跤撲倒。進入山門,跟著信眾在大雄寶殿旁的甬道吃菜麵、素菜和菜湯,大人們颯颯幾聲一碗又一碗,起身收盤、換人上座,祖母卻還耐心等著邊吃邊好奇觀望的妳。吃完在香油筒投錢後,祖母跟人群走不同的路線,帶妳返身步向角落的偏殿。黑黝黝只剩佛前兩盞小燈的偏殿,祖母喚著:「錦仔、錦仔」,右側廂房探出一個比丘尼,「璇仔,恁來囉。」妳們被帶進只有一床一桌一椅的廂房,祖母掏出用手帕包好的錢拿給她,「這是今年點燈 (光明燈) 的錢。」兩人又聊了聊各自的家常才散去。
走出偏殿後,祖母說比丘尼是她的朋友,「那她怎麼當尼姑了?」「厝裡散赤(家裡窮),被家人送來的」。小名「璇仔」的祖母,是外曾祖的掌上鑽石,販賣五穀雜糧發家的外曾祖,第一個老婆因長年婦人病久久不孕,四十歲後買了唐山過來的女孩,才有了第一個女兒。中年得女的喜悅,愛惜疼寵猶如千金難買的「璇石」(鑽石),不但從小不愁吃穿,還進公學校受教育,連親事也是找門戶相當、品貌相配的商家子。然而煞費苦心、未雨綢繆的安排,卻無法保證祖母一生順遂。每天下午一身緇衣、在家誦經禮佛的祖母,認命接受夫妻是前世業的因果,唯有誦經才能銷冤孽,祈得今生解脫來世福報。
此後,隨著祖母拾階入山門、吃菜麵,成了妳離家上大學前、一年一度的慣例;不同的是,山門前的沙石路拓寬成柏油路,濃蔭愈來愈少的石階,換妳牽著祖母的手,跨一步抵她兩步。大學後因著祖母關節炎、胃出血、體力日衰,再也難得出門;被疾病禁錮十多年後,祖母離開了她的冤親債主,肉身化為骨灰,送進寺廟後方孑然孤聳的高塔,塔裡住著祖母的母親、比丘尼朋友,以及跟她最談得來的親家,妳的外婆。
外婆過世時,十歲的妳和眾多表兄弟姊妹曾把寺廟後院當成野外生態探險基地。那年暑假,妳和爸媽從日月潭旅遊回來即接獲噩耗,媽媽急奔醫院時,外婆已不醒人事,三天後就撒手人寰,不但內外孫都見不到最後一面,連在臺北當憲兵的小舅也沒來得及。幾天後,移靈到寺廟後院做七旬,時值暑假,大人小孩每天都齊聚摺蓮花聽誦經。內外孫共有十六人,年紀從十三歲一溜地往下排,除卻牙牙學語、步履不穩的小表弟小表妹由兩個舅媽在家照顧外,一夥孩童成天都在寺廟前後院、正殿偏殿、樹林草叢、土堆石橋,來回奔跑捉迷藏,找蟬殼撿蝸牛。那時隔壁的體育公園還沒蓋,沙土上的鋪石路,時不時看到小蛇大蜥蜴爬過。白天樹上還殘留微弱拉絲的蟬鳴,晚上可熱鬧了,呱呱嗝嗝嘓嘓嘓,分不清是青蛙樹蛙還是癩蝦蟆?表弟們蠢蠢欲動想尋聲找蟲,哪知漂亮的青蛙樹蛙沒看到,有天晚上在石徑小道竟接二連三跳出佈滿疣粒的褐黑癩蝦蟆,躲都躲不及,驚叫連連……。一直到外婆要火化那天,看到遠地親戚從入口處嚎哭入廳,一群孩子才稍稍感到長輩離世的哀戚。
然而,這只是妳經歷過的竹溪印象,卻不是妳所聽過最早的竹溪故事。
解嚴後隔年,在國營機構當主管的二舅,一輩子謹小慎微的人,卻在妳出國前肆無忌憚地大開話匣子,說起二二八那年的往事。他還清楚記得小學二年級的某天上午,才走到國小,老師就叫所有學生趕快回家,還殷殷叮嚀回家後要將靠街的門窗緊閉,千萬不要出門。不知所以又忐忑不安的回家鎖門後,耐不住好奇的二舅,透過小小的郵窗,緊盯幾無一人的街道。在山雨欲來的沉默中,先是聽到轟隆的車輪輾地聲,接下來看到一部部坦克車從民生綠園轉入打石街(民生路),車上年輕的阿兵哥舉起槍向街道兩旁掃射……。三天後的夜晚,入睡前隱約聽到挨家挨戶的敲門聲、問話聲、甚至抗拒聲;反應敏捷、跤手扭掠的外公隨即披上外衣,開後門赤腳跑出去,揀僻靜小巷,轉南門路,一路奔逃到竹溪寺外,在竹林草叢裡躲了三天三夜,直等抓人的風聲平息後才敢回家。「啊?從民生路赤腳跑到竹溪?跑那麼遠?」「要命就得逃啊,不逃等咧乎人掠去?」對於一向只騎腳踏車或搭車來回竹溪的妳,難以想像在腎上腺素驅使下,一口氣從中西區跑到南郊竹溪的速度;然後還在草叢裡與蟲蛇雜處了三天三夜!
多年後,妳在連雅堂的《臺灣詩乘》看到描寫竹溪風光的文字:「寧南門外,清溪一曲,修竹萬竿,境殊幽閟,故鄉人士多修褉於此。」那幽美的風景與詩詞,是承平時期才有的閒情逸致吧?面對禍起不測的死生之際,林木蒼鬱、溪淨紆迴的勝景,也只是小老百姓保命藏身的暫棲之地。
那竹雨喧秋葉的竹溪,在兩百多年後已不復見竹影闌珊、溪泉潺湲;二二八事件時掩蔽外公藏身的荒煙蔓草,早已剷除淨盡;五十年前山門外的緩坡石階,已成歷史照片裡的陳跡;四十年前竹溪寺裡的生態野趣,也被花磚道石雕牆所取代;而幾年前的地震,將存放骨灰的高塔摧毀傾圮,終難逃拆除命運!
那存留在歷史中或美好或斑駁的詩句,那疊印在記憶中或不捨或難忘的片刻;有一天、有一天,也終將碎成時間銀河裡的星星點點,隨風化去。在化去前,在生命的腐朽之前,且讓文字記下迢迢時光的溫存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