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屬「肝癖」範疇 非酒精性脂肪肝 7成有肥胖症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長庚醫院中醫師江昆壕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在中醫古籍中無確切的病名,但據臨床表現可歸屬於「肝癖」範疇,以中藥疏通壅滯肝絡,排出體內肥濁之氣,可以降低肝指數,恢復患者的肝臟健康。

江昆壕表示,59歲陳先生並沒有經常飲酒習慣,多年來持續追蹤脂肪肝與肝指數,112年7月ALT指數上升至140,經長庚中醫門診就醫治療調理,當年10月抽血時ALT降為103,今年2月抽血ALT更降為72,目前仍持續使用中藥改善脂肪肝情況。

江昆壕指出,脂肪肝是經濟發展後最常見的慢性肝病,是因脂肪堆積在肝臟,無法代謝造成,會引起肝臟發炎、脂肪和疤痕組織堆積的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發生在那些很少喝酒或不喝酒的人身上,目前發病確切病因並不清楚。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在糖尿病、肥胖和胰島素抗性的人中更為常見,這種疾病被稱為「代謝症候群」。

江昆壕表示,超過7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患有肥胖症,高達75%患有第2型糖尿病,約80%患有三酸甘油酯、膽固醇過高之高血脂症。

江昆壕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初期不會引起任何症狀,經常會被民眾忽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肝臟會變得更糟,最嚴重的併發症是肝硬化,會造成腿腳水腫、呼吸困難的情況,而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罹患肝硬化的風險可能增加,而減肥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治療最重的方式,也有助於治療代謝症候群的其他問題,通常患者在成功減肥後,肝病也跟著得到改善。

江昆壕表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在中醫古籍中無確切病名,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於「肝癖」範疇,因嗜食肥甘厚味,勞逸失度,情志失調等,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痰濕瘀互結,壅滯肝絡,體內肥濁之氣蓄積於肝臟所引起的病症,常分類於濕濁內停、濕熱蘊結、痰瘀互結之病。江昆壕建議,控制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相關的疾病,可同時搭配使用中醫藥,更有效幫助改善肝臟發炎情況。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