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車禍眼窩骨碎裂 眼球下垂複視

病人眼窩骨折電腦斷層照,紅線處為骨頭碎裂處,藍線為導航顯示應復位的位置。(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46歲的范先生日前騎車發生車禍,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急救。大力的撞擊,雖然沒有明顯外傷,但眼睛周圍腫脹瘀青,眼睛向下看時,有明顯疊影,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邊眼窩骨碎裂,致使眼球軟組織向下掉,產生複視。

醫師利用內視鏡及導航系統進行眼窩骨折修復手術,不同於過去從眼瞼進行手術,直接將內視鏡器械從口腔進入,精準修復眼窩骨折,術後沒有在臉上留下傷口,成功解決複視問題。

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許博智表示,眼窩就像是一個盤子,可以將眼球托住,只要底骨斷裂,眼球和軟組織就會往下掉,導致眼球活動受限,雙眼產生複視,無法對焦,因此必須盡早將眼球及軟組織復位固定。

許博智說,眼窩骨是容納並保護眼球的凹狀結構,眼窩下方的骨折是常見顏面骨折,只要輕微撞擊就可能造成眼窩底骨斷裂或碎裂,造成眼球及組織移位,但通常外觀沒有傷口,只有一片瘀青。

由於過去沒有醫療導航技術,醫師只能憑感覺將眼窩骨復位至原來的位置,有可能造成左右眼球的高度不一而產生視差。如今醫療技術提升,醫師可以透過導航儀器讓斷裂的眼窩骨精準復位。

許博智指出,經過電腦斷層掃瞄後,運用電腦軟體進行鏡像翻轉,由於大多數人的顏面是對稱的,藉由鏡像可以推估出患者受傷前眼窩骨的位置,提升手術的精準度。

過去傳統的眼窩骨修復手術是透過下眼瞼,將手術器械伸入患部,從上往下修復眼窩骨折處,雖然不會在臉上造成疤痕,但病人在術後會嚴重腫脹約3到5天;此次許博智採用新型手術方式,從范先生左邊口腔上顎處打個約1公分平方的小洞,將內視鏡器械順著鼻竇空腔抵達眼窩底,將眼球和軟組織推回導航指示的正確位置,之後再置入人工骨,取代破碎的眼窩底骨,撐起眼球及軟組織。

許博智強調,內視鏡技術在導航的輔助下,更能精準確認目標位置,將眼球復位到正常的位置,未來將不會影響視力,只要不是雙側受創,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經口腔的內視鏡修復手術只適用於眼窩底骨骨折的患者,若眼眶骨周圍也破損者便不適用,因為這種情況將無法將置入人工骨,必須選擇其他的修復技術。

他也特別提醒民眾,顏面遭受撞擊導致眼窩骨骨折,一定會產生瘀青,若看東西出現兩個影像,務必要盡速就醫檢查,盡早治療。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