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6歲的李姓男子原本在美國的兒童醫院擔任研究員,左眼因鼻淚管阻塞,持續溢淚、終日淚眼汪汪,造成視力模糊,只好提前退休,但眼疾仍不斷惡化,2年前回台接受雷射輔助的「微創經鼻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另闢淚道,不需傳統手術要切開臉部肌肉,終於不再溢淚,視力恢復正常,能好好看書,到處遊山玩水。
台中榮總一般眼科主任魏利真指出,鼻淚管阻塞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依發生年齡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後天性鼻淚管阻塞則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年老退化,中老年人為好發族群,發生率約每萬人有2人。另外反覆發炎、放射治療、外傷、感染和鼻腔疾病等也是鼻淚管阻塞的原因。
魏利真表示,鼻淚管阻塞會導致眼淚無法正常排出,積聚在眼球表面,引起眼淚滿溢、結膜出血,和眼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可能影響視力和生活,可使用抗生素藥物、氣球擴張術或放置人工淚管等治療,嚴重時通常需要手術來疏通堵塞的淚道才能改善,否則患者只能與症狀共存,常會引發慢性淚囊炎,恐會惡化成急性,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雷射輔助微創經鼻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透過內視鏡從鼻腔內部進行,打開淚囊接通中鼻道,另闢新的淚道讓淚液流通,不從臉部開刀,不會影響眼輪匝肌收縮,完整保存淚管系統的肌肉收縮幫浦功能。
魏利真表示,創新的雷射輔助經鼻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有健保給付,與傳統經皮式外開手術成功率9成相當,傷口出血量僅為傳統的5分之1,術後傷口不紅腫,且可在門診進行無需住院,不過已有急性淚囊炎的狀況較不適合。
至於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多見於新生兒,通常在出生後數週內顯現,大約有5%至10%的新生兒的鼻淚管結構未發育完全,多是Hasner瓣膜未開,在出生後不久便淚眼汪汪,眼瞼邊緣出現粘液膿性分泌物、眼睛充血等情形,其中90%在一歲以前症狀可經由按摩緩解症狀,少部分仍然鼻淚管阻塞之幼兒,可經由淚管探針或放置淚管達到症狀緩解,鮮少幼兒需要做淚囊鼻腔造口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