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骨折 年死亡率逾15%

醫師陳建宏(前排左4)在健康講座現場示範「深蹲與棒式」運動,鍛練大腿肌力。(醫師陳建宏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代人慢性病,除了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三高外,更不可忽視的是骨質疏鬆、肌少症、衰弱與疼痛…」,骨科醫師陳建宏特別強調,骨質疏鬆常造成嚴重骨折,其中最可怕的是髖關節骨折,1年的死亡率高達15-20%,遠高於癌症及其他疾病。

陳建宏今年10月中旬應TIA台灣勵志協會之邀,到台北市發表健康專題講座「從陳醫師的觀點談骨質疏鬆」,這也是他推廣「預防醫學」從事的第470場演講說。他強調,現代人面臨骨質疏鬆、肌少症、衰弱等問題,最重要的治療是「運動」,運動在於肌力訓練,不僅可以預防骨折,更可以讓身體保持健康。

陳建宏說,骨質成長的巔峰年齡在25-40歲,年紀越大體重減輕,要留意骨質流失或疏鬆;若體重增加,就得注意退化性膝關節炎。要釐清觀念的是,不論「骨質流失」或是「骨質疏鬆」皆無症狀,但兩者都有高風險的骨折機率。「髖關節骨折」更是嚴重,不但1年的死亡率高,失能風險更高達25%;若不開刀就臥床,躺久了易生褥瘡、泌尿道發炎、肺炎等致死併發症,即使手術治療順利,身體功能大不如前,生活無法自理,兒女又疲於照顧,最後,只能找外籍看護照顧或送到護理之家。台灣一年有2萬例個案,有2成約4千個家庭,因患者往生而心痛;有3成約6千位患者進入慢性照護,而在生命最後8年內在醫療院所與長照機構奔波。

陳建宏強調,面對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保密防跌」很重要,即保持骨密度,平常曬太陽、加強鈣與維生D3以及骨鬆藥物使用,可多吃菇類、芝麻、豆腐和深綠色蔬菜等鈣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接著要預防跌倒,評估跌倒風險並強化下肢肌力訓練,有助防止跌倒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