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哭鬧的4歲小朋友走入診間,敘述頑皮愛玩的小孩前一天下雨路滑差點跌倒,幸好身旁長輩及時拉了一下手腕,卻造成幼童手部拉傷疼痛,經過初步冰敷還是不適。理學檢查排除肩部及手腕不適,X光片排除明顯錯位的骨折,確定為「肘關節脫臼」,也就是所謂的「牽拉肘」。經簡易的徒手復位,小朋友開心返家並作後續追蹤。
少子化趨勢,家長對小朋友的保護不容忽視;重點不在於不要受傷,而在大小傷病之間取捨。很多家長、長輩擔心小朋友跌倒或走路太慢,常不小心就大力拉一下小手,本以為沒跌倒不會造成皮肉傷,卻意外發現把小朋友的手拉傷,致手肘不適前來就醫,此傷即為「饒骨頭脫位」,也就是所謂的「牽拉肘」、「保母肘」。
相關研究顯示,這些手肘的意外受傷多發生在1~5歲的學齡前孩童,女性及左手的發生率也比男性或右手高。小朋友出現肘關節不適,主要的理學檢查從就診開始的病史詢問尤其重要;觸診上,在手肘的橈骨頭會有異常的疼痛或是哭鬧的行為表示。這時要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一來可以有效的即時復位、減少後續脫臼後併發症的產生,二來小朋友不會再因疼痛難耐而影響睡眠。
復位後疼痛大幅減輕,病童不僅可以在診間輕易地跟醫師玩起猜拳,還可以自在地舉起雙手跟醫師叔叔說掰掰。外傷後的衛教很重要,即時的冰敷或是消炎有時仍有其需要性,從簡易的藥水到藥膏都可以考慮參考使用。
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牽拉肘」的發生?家長應避免突然拉扯小朋友的手臂,當不小心拉扯到,幼童有不適建議盡早到鄰近的醫療院所就醫,以免延誤就診時機。
(作者∕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