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 教團籲調控師資設國家學歷中心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教育部長鄭英耀(右四)等人出席。(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一三年度的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二十三日在台灣師範大學登場,會中提出聯合宣言,呼籲建置各類型師資供應的調控機制,朝向「量穩而質優」。同時也建議建置國家學歷中心,讓資訊更公開透明。

三任教育部長到場,包括現任部長鄭英耀、前任部長曾志朗和吳清基,與現場約百名教育界人士一同討論教育議題。

教育學術團體共同發表四點宣言,首先是結合台灣的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形成相輔相成的體系。第二點為善用生成式AI,建構終身學習社會。

第三點是針對近年各縣市大量增加正式教師員額,教育學術團體認為雖能緩解儲備教師(俗稱流浪教師)和代理教師比率過高的問題,卻也對師培體系造成衝擊,並衍生適應不良師資的協助與安置等議題,期盼長期建立「量穩而質優」的培育和調控機制,並重視在職教師的專業輔導。

第四點是因應國際化趨勢,建議參考「歐洲高等教育學歷認可公約」、「亞太地區高等教育學歷認可公約」等模式,設置國家學歷中心,提供跨國學歷比對資訊。一方面可讓台灣的高等教育學歷資訊更加公開透明、品牌價值更容易流傳,也可作為企業聘僱持國外學歷者的參考依據。

台師大學副校長宋曜廷表示,在少子女化和產業轉變下,新一代對投入教職「有些卻步」,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畢竟沒有好的老師,就不會有好的教育。他呼籲各界一同思考,如何改善教育的環境,並提升教師的社會形象。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致詞時,以嘉義市中央廣場近來出現大量蚯蚓的新聞為例,這些訊號顯示人、地、天都在變,教育最重要的是去瞭解新的孩子該如何學習,如何傳承社會經驗,期盼教育研究者能不斷提出新的觀點。

教育部長鄭英耀指出,醫界近年提出「精準醫療」,教育也應建立個別化的學習診斷評估系統,透過方法論和科技,協助老師快速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他也表示,台灣推動「師資培育多元化」多年,現今的師培模式如何跟上時代的需求,期盼學界能提出更多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