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恙蟲病病例在每年4至5月會開始增加,醫師指出,恙蟲病若無適當的處置,致死率可達60%,但經治療死亡率小於5%。提醒民眾在戶外活動時,應注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避免染病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李坤美表示,恙蟲病是亞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特有的地方性疾病。國內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在每年4至5月病例開始增加,6至7月達高峰。高危險群是為接觸郊區、山區草叢環境區域,非流行季節也會發生。
李坤美說,恙蟲病在感染後,初期常容易與其它疾病混淆,如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關節痛等。若無適當的處置,可能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致死率可達60%,但經治療死亡率小於5%。
恙蟲病的潛伏期約1-3週,約在第10天左右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高燒、頭痛、背痛、盜汗、惡寒、淋巴結腫大,約發燒一週後在軀幹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到四肢,有時也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
由於近年國人對於戶外活動愈來愈熱中,李坤美提醒,無論於郊外工作、或放假期間進行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應注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並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含DEET或Picaridin防蚊藥劑)。
在離開草叢後,應儘快沐浴並換洗衣物,避免遭恙蟎附著叮咬感染恙蟲病;若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供醫師診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