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中華學園>古建築是資產還是記憶
台南一中一年十七班
◎黃向暘
資產是得以客觀量化的,記憶卻無所謂對錯、貴賤、實虛。提及資產,浮現於眼簾的可能是建築、金錢,資金與財富交織的光網,然回憶對個別體的意義是無法以單一標準說明,因為它是吸附過去的感知,可能是一張照片、一句話,有形、無形的沉澱在心底。
古建築巧妙地兼具資產、記憶兩點特性,故實質上歸類有待商榷。建築教育學者漢寶德先生認為古建築為資產,它具有藝術或科技上重要性與影響力,有文化傳統上的意義,是較嚴謹、較能以客觀事實判定,然而,我持著截然不同的新想法。
以自身的經驗而言,我認為古建築為記憶的部分,每次遨遊於台南古蹟,至其前而觀其貌,鮮少思索著它有何藝術價值,有何文化上的特殊意涵,反之,遙想先民開彊拓土、斬荊披棘的種種光景,如何的克服恐懼和困境,樹立起府城精神的寄託中心;我身上流著祖先的血源,象徵與土地和先人巧妙心思的連結牽動,這就是老建築。單一及整個社會的回憶,也可能只是一串串的記憶,由祖傳父、父傳子、子傳孫,悄悄的將故事隱身在各個角落,不外乎豎立在你我面前的蒼老建築,是活的,並不是死亡的資產,資產僅是蓋棺論定、一隅之見罷!
古建築是一個回憶,口耳相傳、歷史興衰起落的回憶,社會上潛在而默默閃亮的回憶,因此,府城並不強調在於美學或文化有多大的貢獻,反之,它強調存在你我間過往先人的篳路藍縷的移民精神,亦即整個台南府城的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