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認識供水途徑 湖山學童製網捕霧

北市湖山國小的高年級學生,兩人一組完成只有單層紗網的簡易捕霧網,再實際利用噴瓶和電風扇來測試自製捕霧網集水的效果。(湖山國小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位於陽明山上的湖山國小是一所多霧的學校,十五日在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黃思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黃倬英教授的研究團隊蒞校指導下,高年級學生認識了捕霧網收集霧水的原理,並分組製作捕霧網,然後實際測試自製捕霧網集水的效果。
 湖山國小校長翁嘉聲說,學校教學大樓的屋頂上也將放置一個捕霧網,實際執行「捕霧」的任務,再藉由研究團隊所連線的數據記錄儀獲取與霧相關的數據,讓師生在校園既有的雨水回收系統之外再認識另一種供水途徑。
 捕霧網,顧名思義就是作蒐集霧水之用的網子。原理是:霧中的水滴直徑比雨中的水滴來得小,可以隨風飄揚,捕霧網就是運用這個特性,設計來捕捉霧中所含有的水。捕霧網一般是兩層多孔塑膠網,架設位置與風垂直,當霧穿過網子的時,所含的細小水滴就附著在網線上,然後順著網子,垂直往下流到網底傾斜溝槽,再流到集水量桶進行紀錄。
 翁嘉聲說,校園裡原本就有兩套雨水回收系統,分別位於行政大樓和教學大樓的後方,每年高年級的學生都會透過校內的小小解說員課程學習到雨水回收再利用的原理。在十五日的捕霧網製作的課程中,學生們更進一步了解到台灣霧林的分布、霧對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地球暖化對霧林的影響,也學到捕霧的原理及截取方式,並兩人一組完成只有單層紗網的簡易捕霧網,再實際利用噴瓶和電風扇來測試自製捕霧網集水的效果。
 才從六上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多變的天氣」單元學到「霧」的六甲學生許丞佐說,以前沒聽過捕霧網,這次才知道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蒐集水。在完成補霧網去進行測試時,看到捕霧網的網線上有水,就知道網子截取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