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願景台灣2030」論壇登場 邀新住民、多元性別傾向族群對話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籌辦「願景台灣2030」系列論壇,首場以社會包容為主題,探討台灣社會對移工、新住民和多元性別傾向者的歧視問題,並公布「社會歧視與包容」的民調結果。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出席論壇時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論壇,能夠與社會進行對話,並在對話過程中找出共識與結論。
國政基金會民調顯示,有六成五的民眾認為「外勞」的稱呼不是歧視,也有八成一的民眾認為「外籍配偶」不會造成歧視,但來自俄羅斯的新住民Dasha Chu認為,被用「外」這個字來稱呼,讓她覺得被當作是外面的人,有種被淘汰的感覺,聽了很不舒服。
來自印度的新住民Nilam也說,「外籍配偶」的稱呼聽起來不舒服,「如果講新住民我覺得還比較好聽」。另外,Nilam還提到,台灣的新聞台常報導印度較為負面的消息,使得台灣人常有刻板印象,認為印度還停留在數十年前很髒亂、不進步的階段,「現在社會都這麼進步,怎麼他們還可能停留在三、四十年以前呢?」
同時具有新住民第二代身分的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何景榮認為,政府目前還沒有真正重視新住民,希望能盡快落實向新住民基本法及新住民委員會,透過法治的力量,讓新住民的身分得到真正的保障。
除了移工和新住民議題,論壇中也針對多元性別傾向的主題做討論,國政基金會以「台灣社會對LGBT(多元性別傾向)族群友善度」進行民調,結果顯示以滿分十分為標準卻僅有五.O三分,顯示台灣社會對多元性別傾向者的友善程度仍有進步空間,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謝文宜說,很希望可以有多一點對話,並有理性討論的空間,「我覺得理性討論跟對話都是很好的」。
「願景台灣2030」論壇目前已規劃三場,除了本次的社會包容議題之外,未來也將針對世代正義、永續環境等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或各界代表進行討論。國政基金會未來也將設置「願景平台」,讓民眾可以上網表達出自己對「願景台灣2030」的理想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