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語漢詩吟唱 游錫堃強調此為東亞文明一部分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立法院「三餘吟社」台語漢詩吟唱二十三日開課,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於一月十九日在立法院成立了「三餘吟社」社團,希望能帶動立法院內台語漢詩學習風潮,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學習台語漢詩吟唱,甚至創作。

「三餘吟社」社團名稱中的「三餘」典故出自於三國志董遇傳,為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冬天、夜晚、雨天來讀書的三個餘暇時間。林志嘉指出,取名「三餘吟社」是效法古人讀書都是用吟誦的方式來學習,希望把台語的美保留下來,發揚光大。

立法院「三餘吟社」台語漢詩吟唱利用二十三日午休時間開課,法院長游錫堃致詞時提及,最近有人問他,說他身為「獨派」,卻推動台語漢詩吟唱,不就變成「統派」?

游錫堃澄清指出,「中華民族」這個名稱,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於一九0二年提出,在此之前,唐就是稱為「唐國」、宋就是「宋國」、元就是「元國」、明就是「明國」、清就是「清國」,是征服中原的大國;後來因為用「中華民族」,「唐國」才變成唐朝、「清國」才變成清朝等。

游錫堃說,中華文明事實上是東亞文明,所以包括「漢詩」、「唐詩」、「宋詞」等等,都是「東亞文明」的一部分。

游錫堃強調,漢詩吟唱對於台語傳承有幫助,那是一種文學。他也建議,未來除了吟唱東亞文明著名的詩詞之外,也應該多學台灣先賢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些好詩,如果至少能夠有一半以上台灣的詩詞,對於台灣史和台灣主體性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