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新北市府家防中心指出,新北市109年的兒少保護案4500多件中,竟有近3成是因孩子的成績未達父母期待而被打到受傷通報,中心主任許芝綺呼籲家長「控制情緒、正向教養、不打小孩」。教育部臉書也貼出3種常見的小孩言行,像是常被誤解為「亂講話」,其實背後可能蘊含重要訊息。
教育部臉書貼文指出,大人施以體罰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影響大腦發展,建議家長要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原因,並分享3種常見的童言童語,背後可能隱藏重要訊息。例如「同學都不跟我玩,我討厭他們。」可能是在同儕相處上遇到困難;第二種情況,當孩子說「我生病了,我不能去學校」,裝病逃避上學,可能是在校感到壓力,甚至遭遇霸凌;第三種情況是「鄰居叔叔摸我身體,還說我很可愛」,教育部提醒,孩子還無法正確理解、表達有關性別上的困擾,需要家長及時察覺,教導認識自我「身體界線」。
教育部也指出情緒上來、萌生「想打孩子」前可作5步驟,包括向孩子、家人說明自身情緒,請他們理解和體諒;在安全無虞狀況下,先離開幾分鐘冷靜一下;之後要說出自己的感覺,讓孩子了解大人的情緒及學習因應方式;找尋自身情緒調節和抒解方式,例如運動、看電影等;爸媽善用支持系統,當有困擾時,可多跟其他人聊聊,詢問相關經驗。
教育部呼籲家長應放棄「完美主義」,讓孩子在失敗的經驗中,自行學習解決問題,家長該做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接納,適時給予鼓勵,並以身作則。不論是身體上的處罰,或漠視孩子需求的「冷暴力」,都不是管教的好方法。
新北市府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則建議,當孩子與家長的期待不符時,不妨先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孩子並不糟,或許是我的期望過高!」用正向寬容的方式陪伴孩子學習,「不比較」、「不批評」、「高支持」,讓孩子在快樂下學習成長,必要時可與老師、醫師、心理師和社工師討論,讓專業的來拉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