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生活食譜

美好的食物不但滿足了腸胃和食慾,更還有滿滿的愛。

文/攝影 李燕瓊

前陣子,我收到一封不認識的陌生臉友私訊,談到了我的第十本書《養生好料理》說:這真是一本好讀、好吃、好玩,不純然只是食譜的書,我更認為是《生活食光》書。妳輕鬆寫來異國風情和飲食,彷彿跟著妳一起過上異國好日子了。那當下,很感動(已經出版好幾年了),她看到了我寫的正是《生活食譜》。

我一向隨興、隨性,現在流行的所謂「儀式感」,我並不那麼追捧,文青推崇的「季節感」,也只以野菜(熊蔥、咬人貓)、野果(蘋果、核桃、榛果等)和野花(蒲公英等太多了)呈現,所以,一些繁複多工的名菜如「法式紅酒燉牛肉」(Beef Bourguignon),大抵只會出現在女兒來歐洲過年時的餐桌上,加上歐洲飲食大異亞洲,在苦求不得熟稔的台式食材下,也就隨遇而食,更不講究煱氣了,「隨手可及,有啥煮啥」的西菜中吃,這更能慢慢讓先生習慣我的清簡台式烹煮,減少西式的過重口味,我們的家醫也贊成認為這樣吃更健康。

都說「做飯像做畫」,是吧!我覺得:藝術和烹飪都源於生活,但可以更高於生活,就是在過程中「注入愛」,所謂的「靈魂」;所以,如何料理出可口的食物,祕訣是「不光是食物」。餐桌上,我們需要的滿足不只是食物,更還有愛和期待。疫情之後,Stay safe, Stay home,自己烹飪的人更多了,不用高喊「爸爸回家吃晚餐」,讓生活回歸了正常,也帶來慰藉,家人更緊密在一起了。這就是愛。

佛說「一念三千」,生活中一念心起,具足多千諸法性相,白話說就是起心動念就那瞬間,果然「心是一切法」,一念起了,全世界美食都想做做看。日子裡的酸甜苦辣摻合著油鹽醬醋,吃的是食物更是心中念想,「千江有水千江月」啊!

時間醞釀出的美味更是令人難忘。一些做起來簡單,但味道裡隱藏的濃厚感情,那是長存記憶裡的,如嫁到日本的大姐的私廚菜「蘿蔔乾煸五花肉」,蘿蔔乾鹹香下飯,五花肉油潤不膩,起鍋前撒下大把青蒜白和胡椒粉,是學生時期吃不膩的便當菜,尤其經過炊蒸後,日曬蘿蔔乾特有的陽光炙香,在掀蓋當下大爆發,那是無以替代的台味。我常想:那就是料理需要的本質本色吧。

有一次回台灣,冬夜裡就特別想吃豆漿店裡熱騰騰的鹹飯糰,那一口吃下,滿滿的蘿蔔乾香氣,懂了,食物也是會溫暖遊子心的吧!

疫情封城也封生活,非必要盡量別出門,居家,一切從輕從慢,當哪兒都不能去時,日子還是要認真地、好好地過下去,那就煮個好食,好好款待美食胃。

當然,如果每天給自己幾分鐘的靜心「心靈激湯」,可以安撫疫情中的焦慮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