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中醫針藥併用 有效治療胸廓出口症候群


一名30歲男子,因工作需長期使用電腦,最近常突然雙手麻木且無力,時而陣痛,懷疑自己是否中風,後經西醫診斷為「胸廓出口症候群」,復健約3個月效果有限,轉求助中醫治療。經利用針藥治療配合自我復健約3週後,雙手麻木無力已痊癒。

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簡稱TOS)是指鎖骨與第一肋骨之胸廓出口之密閉空間內,因臂神經叢與鎖骨下動及靜脈受壓迫而產生的一連串症狀。

獨特的名詞用於描述主要受影響之結構,例如臂神經叢壓迫而形成的神經性TOS(簡稱nTOS)、鎖骨下靜脈壓迫之靜脈性TOS(簡稱vTOS)及鎖骨下動脈壓迫之動脈性TOS(簡稱aTOS)。nTOS所占病例大於95%,vTOS占3%,而aTOS占1%病例。臂叢神經受壓迫引起上肢麻木,感覺遲鈍,萎弱;靜脈受壓則引起深層靜脈血栓和下肢腫脹;動脈壓縮可以導致遠端血管栓塞,臂痛勞累”跛行”或急性動脈血栓形成。

大多數的TOS患者集中於20~50歲間,但也可能發生於青少年,少見於兒童患者。西醫治療先採保守治療,恢復胸廓出口周圍關節運動性、修正周遭肌肉痿弱與失衡與改善臂神經叢活動性,來降低此處之緊束與壓迫感,當保守治療施行一段時間後,若症狀仍無改善,則會建議病人接受手術治療。

經查《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發現TOS所述症狀與中醫之”痺症、痛痺、行痺、著痺、熱痺”有其相關性。急性起病,開始為一側或兩側的肩部疼痛,向頸部和上肢擴展,外展或前舉上臂時,因牽伸臂叢而使疼痛加劇。臂叢及其神經幹有按痛。此疼痛特性相關於中醫之「痺證」(痛痺)。在幾天內,臂叢支配的肌肉出現無力;通常以肩胛帶和上臂近端的肌肉為最嚴重。於幾週左右的時間,肌肉發生程度不等的萎縮。此一症狀相關於中醫之「痿證」。中醫痿證是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甚至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身,日久漸至肌肉萎縮,不能隨意運動的一類病證。

《證治準繩‧痿證》說:「痿者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整理分析3篇國外臨床治療TOS病例,包括Dr. M Tariq等人採用條口、合谷、曲池、肩髃、肩臑等穴位;Sherman Gu運用肩井、巨骨、完骨、臂臑、阿是穴等;Ju-Tzu Li等人於療程中,隨證加減針刺印堂、中府、雲門、臂臑、手三里、合谷、外關、完骨、風池、天宗、肩貞、臑俞、手三里、合谷、曲池、華陀夾脊等穴道,並配合方藥身痛逐瘀湯、柴胡疏肝湯、蠲痹湯、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八珍湯,蠲痹湯可改善上肢血液循環、通竅活血湯則可促進頸項血液循環,兩方具抑制嗜中性球與前列腺素E2的產生,可改善發炎腫痛。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