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得
每逢春節過年時,我總會想起老家客廳門下縫裡的那三百元…。
小時候家境窮困,住的是土角厝、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番薯;因父母僅靠幫人做煤球,工資微薄,一遇雨天又無法上工,要維持一家八口生計,常捉襟見肘──那時候,每到快過年前,老爸老媽每每的要加班為煤球廠趕工外,到了三更半夜,還要去幫傭,多少賺一些做年糕的錢,往往快天亮了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來,小睡一會兒又趕著去煤球廠;兩個讀小五、六的大姊和大哥也去做臨時的童工,希望多掙點錢好過年。
也許上天憐憫我們窮苦的生活吧,讀小三那年過年的前三天一早,我去打開客廳的門時,竟然在門下縫裡,看到三百元,把我嚇了一跳的驚聲尖叫,畢竟當時的三百塊錢足夠我們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當全家人知道後,全都笑開了懷,直說好過年啦!
「這,一定是有好心人見我們家窮送來的,我們一定要知道是誰送的!」
母親要全家人設法去找出是哪位佛心的人士給我家的救濟。
只是查訪了許久,仍未查出;直到次年除夕前兩天,我們兄弟猜想那善心人會不會再度上門,便輪番在客廳門口守候。到了半夜,果然有了動靜,只見鈔票塞了進門縫,大哥迅速打開門,我和二哥快步追出去,但那人的身影卻也快速的消失了。我們只好等到下一個年頭,只是仍然沒發現塞錢進來的大善人。
「我們如果有恩於人,千萬別常掛在心上;相反的,有恩於我們的恩人,要記得感恩圖報!」母親雖不識大字,卻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她的這句話正與東漢崔瑗的座右銘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同義,要我們永遠牢牢記得;也因此,我們兄弟時時、處處都在尋找那位大善人,只是至今仍未找著;雖然也曾問過附近有同樣接受濟助的鄰人,但他們都說始終沒見過那好心人…。
不過,我們家人仍繼續找尋,希望有一天找到他,當面向他致上深深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