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社論〉五倍券紛擾,充滿民進黨派系內鬥痕跡

根據消基會民調,逾九成受訪者希望收現金度過眼前難關。(消基會提供)

隨著民意壓力節節升高,被蔡英文政府視為救命浮木的五倍券終於定案。行政院長蘇貞昌原先希望由每位國人出一千元換五千元振興券的堅持,也因民進黨各派系反彈聲浪過大而再次髮夾彎,確定由政府全部買單,讓一場黨內風暴暫時停歇,改成合唱大團結,蘇揆也因而免於面臨被其他派系逼下台的窘境。

很明顯,蘇貞昌願意退讓的最關鍵轉折,就是蔡總統要求他應該與立法委員好好溝通的那一刻。在這場被認為是蔡向蘇下最後通牒的會面,蘇貞昌本來是希望能得到總統背書,好讓他回頭向黨籍立委交代。殊不知,一場在總統官邸的秘密會議,蔡英文與英系立委早已拍板決定五倍券的命運,迫使蘇揆從拒不讓步、有條件放寬到完全棄守,十六日行政院長與民進黨立委的會面只是行禮如儀的按表操課。

五倍券一波三折的決策過程看似是行政院順應民意,實際上是不敵黨內派系的合縱連橫。民進黨立委深知蘇貞昌的拗脾氣,倘若不是接獲基層的連連抱怨,他們應該不至於聯手反對;而且最後決定不收一千元,讓稍早才公布說有六成民眾支持以一千元換五倍券的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灰頭土臉。國人真想知道,民進黨的民調從何而來?抑或只是為了操弄認知戰的信口開河?

事實上,在野黨呼籲政府發現金是有其民意基礎。根據消基會民調,逾九成受訪者希望收現金度過眼前難關,畢竟許多艱困家庭、商家已經等不及了。為了化解壓力,蔡政府提出種種藉口迴避在野黨的要求,現在同意不用拿錢換券,根本不是因為真正聽到民意,而是派系內鬥的妥協。

蔡政府有個通病,寧願走冤枉路、就是不願沿襲前朝的好政策,消費券就是最好例子。相較之下,除了面額差別,免費的振興券與馬英九時代的消費券有何不同?民進黨自吹自擂去年的三倍振興券比消費券更能提振經濟,結果蘇貞昌引用的數據還遭審計部打臉,現在又聲稱要讓全民共享經濟穩定成長的成果,就是不願坦承整個決策過程的粗糙,可見得蔡英文及蘇貞昌仍舊走不出「馬英九心魔」。

面對後蔡英文時代的政治變局,民進黨派系早已磨拳擦掌,靜靜等待蘇貞昌犯錯就群起攻之。正國會及英系早已不滿蘇貞昌的硬脾氣,五倍券只是第一波發難,若蘇往後對於其他政策依然執拗不願妥協,相信日後民進黨其他派系亦會聯手對蘇內閣發動更多奇襲。

事實上,蘇貞昌的困境也反映了民進黨的難處。蔡英文曾批評馬政府的消費券浪費、不體恤民情,應普發現金。現在執政卻換了腦袋,為了顏面,只能以「好領、好用與好刺激」的說詞當作下台階,卻無法令人心服。

蔡英文與蘇貞昌宛如一對怨偶,明明互看不順眼,但因為政治現實而不得不遷就彼此。然而,這兩年的「相敬如賓」因派系利益衝突而日益產生裂痕,否則英系立委也不會冒著大不諱,執意衝撞蘇貞昌的決定,遑論其他派系了。

面對五月中以來疫情出現破口的失分,民進黨早已心急如焚,希望藉五倍券反轉低迷的民意支持度,順勢為明年底的地方選舉做好準備。過半民進黨立委反對蘇揆的最初版本,不就是出自於派系利益考量的焦慮嗎?面對各據一方的山頭勢力,蔡英文內心應該更有感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