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社論〉誰接日本首相 台灣皆不應過度依賴美日
有「令和大叔」之稱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好不容易平順完成新冠肺炎威脅之下的東京奧運,卻仍無法擺脫自民黨內派閥權鬥的宿命,黯然宣布不再尋求連任總裁,預計在這次黨內選舉後就卸任。由於自民黨在國會下議院占多數,誰能出任下屆總裁就極可能成為首相,因此黨內有志者均躍躍欲試、尋求各派系支持。
菅義偉突然宣布不再尋求連任,理由確實莫衷一是,其中之一竟然是他欲更換黨內高層人選的計畫遭各派系反對而受挫,印證了他是短命總裁的預言,因為當他失去前老闆安倍晉三的支持時,也等於預告首相任期已到盡頭。
根據日本媒體分析,目前檯面上最有望接替菅義偉的有兩位:自民黨前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及現任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岸田文雄有較強的派系支持,但河野太郎是日人普遍屬意的首相人選,在日本「共同社」五日公布的民調中也居優勢。因此,選舉結果端看兩人最後的衝刺。
由於兩位都曾擔任過外務大臣,因此對區域情勢發展皆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也了解到日本在印太地區應承擔的責任。因此,無論何人出線,在當前日本社會對中共抱持高度警戒的情況下,極可能會延續「聯美抗中」的既定路線。就像拜登政府在回應菅義偉辭任所說的話:「美日同盟現在和將來都是堅不可摧的」;在列舉兩國所面對的「共同挑戰」時,該發言人還提到「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北韓、中國,以及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換言之,既然《美日安保條約》是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最重要盟約,也是日本捍衛國家安全的支柱,任何首相都不可能忽略。尤其在面對中共近年來對外擴張影響力之意圖,日本更需借重美國來壓制北京的野心。
在美陸對抗下,台灣獲得美日等國的道德援助,從國際參與、疫苗捐贈到跨國合作等,確實提升了不少的國際能見度。因此,蔡政府期待新任自民黨總裁能延續友台政策,至少希望日本與中國大陸交往之際,能顧及到台灣利益。
誠如長年研究日本事務的輔大教授何思慎所言,「日台關係跟日中關係都是結構性決定」,台灣喜歡為日本政要貼上親台或親中標籤,但實際上他們都是「親日派」,因為無論在哪個位置,他們都會依循日本利益做事。因此,現在或許會對中共強勢一些,但日本不會想永遠跟大陸交惡,畢竟在疫情肆虐之下,日本亟需重振疲軟的經濟,倚賴大陸市場甚深的日本企業,怎可能會放任政客們與中國大陸持續對抗?何況明年是日本與中共建交五十週年,日本勢必會重新摸索「首腦外交」的可能性,藉此降低區域緊張態勢。
民進黨把兩岸關係良窳寄託在美日等國的「抗中」,等於拱手將攸關國家存亡的關鍵鑰匙交在別人手中,恐陷台灣於禍福難料。美國固然因利益、制度及人權等基本價值而與中國大陸陷入緊張對峙,但仍積極尋求兩國的合作對話機會,蔡政府豈可為了黨派私利而放任兩岸關係惡化!
簡言之,縱使岸田文雄及河野太郎皆曾對中共之擴張意圖表達嚴正關切。然而,無論誰接任首相,都無法忽略整體國家利益及派系平衡,絕不會以個人好惡為決策依據。倘若民進黨仍寄望從強權對抗賽局牟取政治利益,將無異於火中取栗,反而延宕台灣緩解兩岸緊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