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音樂所國際發光 競逐北京國際電子音樂賽獲4獎

697

交大音樂所國際發光,競逐北京國際電子音樂賽獲4獎,歷年來最好的成績。 (交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二學生瞿爽、謝賢德原創電子音樂作品,參與十月底北京國際電子音樂作曲比賽,榮獲一項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以及一項優秀獎。指導教授音樂所曾毓忠教授表示,這是交大音樂所歷屆參賽以來,抱回最多獎項的一次。
 交大曾毓忠教授指出,為促進藝術科技的創新與繁榮,北京國際電子音樂作曲比賽每年向全球青年作曲家徵集作品,四十歲以下皆可報名。今年入圍決賽的選手,多來自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和法國波爾多音樂學院等名校,評審團隊也集結各國音樂專家,現場評分決選獲獎名單,體現權威性與國際化。參賽學校多為知名音樂專業院校,交大屬於綜合性大學,學生能從中脫穎而出,實為難得。
 瞿爽同學取樣先前的創作《Collapse》,重組成新作品《瓦解》,她反思工業化的過程中,環境、空氣、?等不斷受破壞,?們因此嚮往著回歸?然。在具象的聲音之外,她利用合成器生成抽象的聲音,讓音響更加豐富,結尾的哨聲則象徵選擇性放棄的豁達心態。
 謝賢德同學的作品《中國戲曲印象》和《倉.狂》,皆發想自中國傳統打擊樂「鑼鼓經」,透過現代數位科技來展現出中國傳統打擊樂聲響的獨特與狂野,並使整首樂曲虛實融合,聽不出哪些取自傳統樂器,哪些來自電腦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