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劉治萍
天涼了,泡湯去。蒸氣氤氳中,我憶起與外婆共遊往事。
外婆帶我坐公車到北投車站,再轉乘「浴場線」藍皮解憂號到新北投站。1916年營運的新北投車站,最要細看雕花樑柱、老虎窗,和嗅聞檜木清香。
「你喜歡泡溫泉嗎?」我問外婆。
「不太敢泡呀!」北投,是凱達格蘭族語Ki-pataw「女巫」之意,因大屯火山群硫磺氣終年繚繞,如女巫興雲作法;晚來漢人也嫌惡硫磺水毒害農作,稱新北投溫泉為「女巫湯」。
「除了泡湯,新北投還能玩什麼?」我問。
「去北投公園啊!」外婆笑了。
北投公園是臺灣第一個溫泉公園。走過楓香亭,外婆要我猜哪座石拱橋是日人建的?到溜冰場,看到荷塘邊有人釣魚、寫生、攝影,外婆說,她小時常來套圈圈,買棉花糖,還看到公園邊一整排機車,讓當時只能認命靠雙腿走路的她羨豔不已。
「公園裡怎能騎機車呢?」我不解。
那是「2488限時專送」。新北投因河床高低落差,形成一瀧一階的路。摩托車是專載溫泉旅店陪酒女郎趕場的,1979年北投廢娼,限時專送就轉型為短程載客、代買飯菜和送貨服務了。
再往深處走,見一片臺灣形狀蓮花池,池邊串錢柳綠絲飄、蜂蝶繞,是臺北廳長宣揚國威紀念品。左前方有棟維多利亞三層建築,「那是1913年啟用,東亞最大公共浴場,為獻給皇太子巡臺見面禮。殖民政府文武高官,每天川流泡湯,再到二樓榻榻米廣間喝酒聊天,西看彩繪玻璃外觀音山景。浴場門外接官亭,臺灣車伕卻傻候著」。
日人愛泡湯,一天三次不嫌多,你看湯屋招牌不是三條熱煙直上!新北投溫泉有白磺、鐵磺和青磺三種,其中青磺泉含「鐳」元素,全世界只有日本秋田縣玉川和新北投才有。1896年平田源吾在此設全臺首家溫泉旅館「天狗庵」,據說他是泡青磺泉治癒腳傷的。昔日,很多戰場受傷日本兵都慕名來湯療。日人傾銷泡湯文化,卻只開放「瀧乃湯」大眾公共男湯屋,女人泡湯是1950年後了。
如今,溫泉大浴場變成「溫泉博物館」。新北投溫泉文化未來何去何從,或許2006年矗立在旁的「綠圖書館」,它「與地球永續共存」的願景,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