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打造三鶯文創及重慶橋新風貌 新北副市長陳純敬關心工程進度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以結合在地文化與美學為概念,規畫「三鶯文創整合計畫」,為三鶯地區打造分區主軸,以「陶、藝、山、水」為四大軸線,進行人行環境改善、調整引導指標,串聯區位據點,增加特色路徑,讓民眾在舒適步行環境中感受到在地藝術氛圍。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於今(27)日前往瞭解「三鶯文創整合計畫」進度,並視察完工的鶯歌重慶橋。
陳純敬表示,「三鶯文創整合計畫」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以後大力推動的政策,希望結合三鶯地區既有文化設施和人文建設,進而帶動地方繁榮。
新北市工務局指出,「三鶯文創整合計畫」以「陶、藝、山、水」為四大分區,其中「陶」的部分,將鶯歌獨具特色的陶藝老街人行與車行環境納入改造,在維持老街整體陶藝環境特色前提下,改善局部道路及無障礙人行環境,提昇民眾用路的安全性,確保通行舒適性,為便於民眾通行使用,尖山埔路、育英街及重慶街部分正在積極趕工,預計於8月底前完成。
「藝」術大道則是從鶯歌後火車站出來,沿著農會旁巷弄連接美術館與陶博館的館前路,養工處以提昇雙館間人行環境舒適性為目標,包含南靖橋兩側人行空間拓寬,並增加鶯歌火車站、捷運三鶯線鶯歌車站(LB08)與公車轉運站的連通性,整體將線形的人行空間與美術館、車站出入口的面狀廣場共同規劃,引入藝術元素,塑造帶狀的戶外藝廊空間,讓民眾能在館舍間或通勤時悠遊步行,期望9月初能帶給民眾新的美學感受。
搭乘火車抵達鶯歌火車站的民眾,沿著規劃的路徑,從建國路至孫龍步道,就能看到映入眼簾的是以「山」的綠色主題意象,養工處藉由改善現有人行道空間、美化街角廣場,強化引導民眾至著名地標「鶯歌石」的路徑標示,預計於7月底可完工。
在鶯歌陶博館旁「水」環境改造,沿著鶯歌溪畔小徑既有木棧步道進行鋪面改善和欄杆更新,串聯鶯歌陶博館至尖山路間的大甲九圳溪畔人本環境;在鶯歌萬善堂及風華步道透過鋪面更新,將單調的擋土牆上種滿綠色植物修飾美化,以植栽槽錯落交替方式讓樓梯呈線型變化,創造出立體綠化效果。
鶯歌火車站、陶博館、鶯歌老街及三鶯文創「水」風華步道附近的重慶橋,使用年限超過30年,梁底高程已無法滿足既有防洪需求,新工處於去年進行改建,今年5月間完工。改建後抬升梁底高度,以符合鶯歌溪25年防洪水位,提高防洪能力及耐震力,並將老街元素融入人行道工程,搭配水波紋造型欄杆提升整體河岸景觀。民眾透過新的重慶橋,往來風華步道等景點更為方便。
陳純敬視察後強調,「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可以讓民眾在鶯歌舒適安全的人行環境中:登「山」健行、沿「水」觀景、賞「陶」感古、領略鶯歌的山水陶「藝」,與陶瓷老街、藝術特區、美術館及博物館在地藝文特色串聯,體驗在地生活、文化、傳承等多元新美學,活络地方旅遊,結合正在施工中的三鶯大橋、捷運三鶯線、新北市美術館,讓三鶯地區成為北部重要的藝術觀光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