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腦中風有跡可循 血壓控制是要務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11日晚間與市長柯文哲餐敘時突倒下送醫,到院檢查確診為出血性腦中風,緊急開刀後陷入深度昏迷,未來一週是關鍵期。醫師提醒,腦中風有跡可循,關鍵在高血壓的控制,尤其是3高族群都要特別當心。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許多人認為腦中風在冬天或氣溫驟降時才會發生的事,但其實腦中風在夏季時一樣會發生。冬天是因常發生氣溫驟降,易使血壓、血流壓力升高,使得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在夏季天氣太熱時,則因血管會擴張讓血壓下降,以及室內與室外的溫差增加,也可能導致血壓的波動,進而增加腦中風的機會。

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腦中風以及缺血性腦中風,以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較多占約8成;出血性發生率較低占比約2成,但因血管突然破裂,腦中風症狀的嚴重度會因腦組織受損的位置和大小而異,症狀發生得很快,可能數秒到數分鐘就很嚴重,致死率也較高。

出血性腦中風發生時,會伴隨如大腦淺層出血會出現頭痛、半側下肢或上肢無力等症狀。

錢政平指出,腦中風的發生關鍵並不是在於發生在夏季還是冬季,最主要的關鍵還是來自高血壓的控制,尤其是3高族群都要特別當心。以出血性腦中風的成因說起,過高的血壓易使血管內膜受損,若再加上高血脂造成堆積或有抽菸習慣,更會加速動脈血管的硬化,失去了彈性的血管,破裂的風險也會跟著增加。

由於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喝酒、無運動習慣、不健康飲食、腎功能不佳及有凝血疾病患者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錢政平提醒民眾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健康檢查,是預防腦中風的最佳方法。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