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細雪映入文學の森 ─以小說家為名的文學紀念館(四之三)

文/攝影 陳銘磻

三島由紀夫文學館

曉寺春雪映入文學の森

山梨山中湖‧三島由紀夫文學館

 

若非得自父親生前的日本友人協助,親駕私家車從平塚帶路山中湖,想來,旅行日本的日子,到底還是難以自助行動方式,去到座落山林湖畔,偏遠的三島由紀夫文學館。

文學館位於山梨縣南都留郡山中湖村文學の森公園,棲息多種野鳥、樹林的山中湖,占地二萬六千一百坪,一幢氣派的歐式建築,收藏三島最初出版的《繁花盛開的森林》、最末的《蘭陵王》,總計99部初版著作、手稿、採訪筆記、發表作品的雜誌、手寫資料、繪畫、信件、肖像、研究書籍、翻譯、電影和戲劇資料,甚至學生時代尚未公開發表的作品。除了小說,包括散文、評論、詩歌、戲劇、信件和創作筆記、童年時期繪製的圖畫等珍貴文物。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重置三島宅邸的書房,木製書架,鋼製辦公桌擺放一只黑色電話、專用稿紙、愛用的萬寶龍、派克鋼筆、菸草罐、拆信刀。

展覽廳展出多幅三島生活照,電視螢幕反覆播放曾參與三島多部原創電影,藤井浩明製作的影像《世界的文豪‧三島由紀夫》:第一部《三島由紀夫的生平與作品》、第二部《豐饒之海》,獻予探索和認識三島過往的文學生活。

他的眾多著作:《曉寺》、《蝶蝶》、《蘭陵王》、《戀と別離と》均取材自山中湖為小說背景地。

擁抱孤傲、幽靜之美的山中湖,一如部分日本人曾試圖抗拒或遺忘在東京市谷自衛隊駐地,以切腹自決,隱含壯烈、晦澀、陰沉,相互交錯成極端個人特質的三島由紀夫,那種呈現淒厲存在的悲涼之美;又仿若三島於自決前,自述目睹二戰後,日本經濟空前崩壞的「空虛」悲感。

文學館的庭園正中,矗立阿波羅雕像,重現三島於東京大田區南馬込住宅的一部分。文學の森公園還有19座文人墨客的紀念碑和詩歌碑:展覽富安風生俳句的「風生庵」、展示山中湖村使用的古老農具和民俗工具的「蒼生庵」、呈現山中湖文化資料和書籍的「情報創造館」等。

這的確是座綺麗堂皇、氣勢宏偉的文學館。

原名平岡公威的三島由紀夫,1925年出生東京市四谷區永住町,昭和年代叱吒文壇,畢生精采,雖歿不衰,《假面的告白》、《金閣寺》、《潮騷》、《憂國》、《盛夏之死》、《禁色》、《豐饒之海》等著作,夙負盛名;1970年,為保衛天皇與日本擁有軍隊自主權,在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露臺發表政變演說,事與願違,最終切腹自盡,結束性命的往事,早於人們的談笑風生中化為輕煙,飄散遠離。

山中湖不見平岡公威,到文學館尋找三島身影,僅能從展示的書冊、掛畫與諸多影像,憑弔《春の雪》、慨嘆《天人五衰》;文豪已成歷史過客,唯其才情言隨意遣,渾然天成的文學作品才是不朽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