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反覆抬手過肩者 慎防肩夾擊症候群

 ■吳東泰

 40歲的王老師搬家,剛完成累人的大掃除工作正想放鬆一下,沒想到右肩膀突然疼痛使不上力,連穿衣服、梳頭都有問題,到門診尋求幫助。醫師幫她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肩峰下滑囊發炎腫脹且積水,棘上肌也有輕微撕裂傷。原來她大學時是羽球校隊,戰績輝煌 ,加上每天抬手寫黑板,長期累積傷害;最近又把新家刷洗一番,右肩過勞就突然痛起來。X光檢查也發現肩峰形狀比較尖,加上長期抬手的運動與工作,讓她棘上肌磨損。
 肩痛是骨科門診常見的病症之一,很多人直接當成是五十肩。其實肩痛的病人有很多是像王老師這樣的「肩夾擊症候群」,工作或運動需要反覆抬手過肩的人,肌腱長期被肩峰磨擦所累積的傷害或磨損。肩峰是肩胛骨最外側的部份,就像是肩關節的屋頂;肩關節是人體活動角度最大的關節,可以進行前後抬、內收外展,內外轉等多方向的活動。旋轉肌群包括「肩胛下肌、棘上肌、棘下肌與小圓肌」,分別從肩胛骨的腹側與背側,往外通過「肩峰下的小空間」,再連接到肱骨頭的前內、上方與後外側,像衣袖一樣包圍住肱骨頭,所以稱為「旋轉肌袖」。他們各自負責肩關節的內轉、上抬與外轉等動作的穩定,我們每天抬手的動作,肱骨及旋轉肌上抬與肩峰產生磨擦,過度使用可能會產生肌腱或滑膜發炎積水,長期累積可能造成肌腱病變,纖維化或鈣化,再厲害就會磨損,連接肱骨頭上方的棘上肌首當其衝,最容易發生病變。
 肩夾擊症候群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大約二十多歲可能因為過度運動,造成旋轉肌袖或滑膜發炎積水引起急性疼痛;隨著時間逐漸累積傷害,到四十歲左右可能肌腱會產生病變,造成纖維化或鈣化;最後階段肌腱會逐漸磨損而破裂。輕度破裂或是發炎可以透過保守治療處理,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 ,經由超音波導引針對病灶精準地注射玻尿酸止痛或是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PRP)幫助組織修復,再配合徒手或物理治療都可以改善病情,平常也可以透過肌肉訓練或調整生活習慣來延緩疾病的進程。少數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則要考慮進行肩峰整形或肌腱修補手術,來修補大面積的肌腱破裂。
 (作者/大東門讚診所院長吳東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