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巴金森氏症


■陳俊銘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漸進性的腦退化疾病,一般又稱為「震顫性麻痺」,它的發病率在一般人口中約每千人1至5人。但超過65歲,發病率驟升為1%。在所有神經科患者中,是僅次於腦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病例,男女之比約為5:4。隨著社會結構轉型,老年人口增加,巴金森氏症的威脅也日增。

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有3項主要臨床特徵:第一是動作完全消失或運動緩慢,第二是肢體僵硬,第三是肢體顫抖。每個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可能都有其特殊性,也不是3種症狀一定同時出現。病人往往以1、2種為主,發病初期多由1側肢體先發生,再逐漸影響到對側,發展出一些容易被看出來的表現,包括表情改變、姿勢改變及平衡改變等。

當病人要開始一項動作,例如站立或起步時會感到困難、動作緩慢、減少動作。從事精密性工作能力減退,身體及頭部向前傾,缺乏自主性動作,例如眨眼,走路時上肢自然擺動等,臉部表情也轉為平淡,少有變化,好像戴了一副面具般。肌肉十分僵硬,在移動病人關節時,可以感受到如齒輪般一段一段規則性的阻力。

在所有症狀中,最明顯而且讓病人難過的是顫抖,其頻率約每秒4至8次,尤其是當病人休息時,抖動更加明顯,上肢也比下肢嚴重。其餘症狀尚包括皮膚油脂增加、口水增多、起立性低血壓、心情易沮喪、焦慮,寫字很慢不規則、愈寫字愈小,及便秘、失眠等。一般而言,病人智能並不會減退。

巴金森氏症病人經解剖後,可見的主要病變是腦幹的黑色素構造消失或減少,因而使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製造受阻。多巴胺與另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素互相抗衡,負責協調各種運動功能,使人體能完成正常、精細的動作。

傳統醫學可輔助性治療巴金森氏症,透過歸脾湯合天麻鉤藤飲可改善因多巴胺缺乏所帶來的動作消失或運動緩慢,配合鉤藤散,一貫煎養肝血、平肝息風,可有效緩解肢體顫抖;加上芍藥甘草湯、補陽還五湯、丹七散可改善肢體僵硬;加減天冬、遠志、石菖蒲、鬱金、銀杏可改善臉部表情;木瓜、伸筋草、桃仁、紅花、赤芍可改善肢體僵硬;石決明、龍骨、牡犡可改善肢體顫抖。

配合針灸,體針常用穴道如風池、曲池、合谷、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太沖、三陰交等。頭皮針常用穴位如百會透太陽、運動區、感覺區,四神聰。耳針常用穴位如交感神經、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腎上腺、腦幹、黑質、四肢穴位。眼針:眼八卦針,有助肢體靈活、顫抖減少,臉部穴道如承泣、四百、地蒼、人迎、下關有助臉部表情改善。(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