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資訊月首度舉辦壯世代數位普及政策論壇

「彗星壯宇宙—壯世代的數位普及政策論壇」與會貴賓合照。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資訊月往年為業者銷售產品的好時機,但今年少了年輕人萬頭攢動的景象,反而湧入許多中高齡族群。為了探討消費版塊是否變動並把握新商機,台北市電腦公會偕壯世代教科文協會於資訊月開幕時舉辦「彗星壯宇宙—壯世代的數位普及政策論壇」,邀集相關專家討論解方。

針對資訊月參與族群改變的問題,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40歲以下者本為數位原住民,數位早已成為他們人生一部份。所以實體展對他們來說未必一定要參與,網路上的消費資訊已經夠多,經過比較後直接到購物網站消費即可。反而高齡者為數位新移民,他們才是真正要開發的市場。

LINE台灣服務企劃部資料策略負責人許珮薰也表示,高齡者是購物與點選廣告的大宗,而疫情後許多高齡者開始克服打字問題,已跳脫過去「只會傳早安圖」的刻板印象,是值得開發的消費群。

壯世代的數位普及政策座談,由左至右依序為里人為美社區關懷協會何麗文理事長、聯新國際醫院數位部蔡義昌部長、元智大學徐業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須文蔚教授、緯創資通黃柏漙副董事長、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吳春城理事長。

刻板印象會否成為市場發展的阻礙?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表示,60歲以上人口約已500萬人,任何企業都無法忽視市場,但在傳統觀念下,老是忌諱,全社會一起防老、抗老,這使得人只要過了60歲就突然無法定位自己是誰,也就沒了人生方向感,自然會阻礙他們學習新科技與新消費模式。

吳春城表示,60歲以上者由戰後嬰兒潮而來,所經歷的文明變遷超過人類過去2000年的發展,具備高壽、高知識、高資產的特性。但這群人在自我設限下,只能想著退休後「安養晚年」,消費保守,而社會也在刻板印象上認為他們是「行將就木」,沒剩幾年好活,所以過去沒人注意到他們的市場潛力。但只要把「銀髮族」標籤撕掉,重新讓他們定位自己是「壯世代」,商機無限大。

緯創資通副董事長黃柏漙則表示,「銀髮族」只讓人看到保守的一面,「壯世代」則讓人看到活躍的一面。壯世代是台灣早期拎著皮箱去世界賣工具機的人,如果因為刻板印象而排除在消費市場之外,是企業的損失。

考慮到政策是商業市場的指引,師範大學教授須文蔚表示,國外都把數位政策當成經濟戰略思維來思考,而台灣卻一直用社會照顧思維來推動政策。電腦公會所舉辦這次論壇是個契機,因為過去資訊月都只在體驗最新資訊科技,而這次則要省思如何讓壯世代拿回數位人權。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吳春城理事長說明壯世代理念思維新浪潮。

陳美伶表示,台灣處理數位落差不應只把資源放在年輕人、偏鄉上,明明年輕人資訊工具已非常多,政策卻還要給小學生人手一台平板電腦嗎?過去都以為偏鄉是弱勢,但像雲林養殖業,早已應用最先進的智慧科技,從綠能到水循環都有了。整個國家發展的資源配置應重新思考。

那麼資源分配的重心應在哪?元智大學教授徐業良認為,單純上課、補助都無意義,不如把資源放在「動機」上,型塑生態系。例如之前蔡英文總統愛用的花蓮鍾老爹臘肉,本來老闆生活中根本沒有數位,教也教不來,結果一聽到上網可以賺錢,半年後自己就可上網推銷產品。

聯新國際醫院數位部蔡義昌部長也認為,問題不在科技,而在體系,尤其開發壯世代市場更要把「尊嚴」放在更高位,讓他們更有尊嚴地享有數位權利。如果把數位當成福利政策,只會讓人覺得被施捨,不如當成基礎建設,才有效果。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