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佳欣
三個住在臺北的姑姑三不五時回臺南吃東西,因懷鄉為解饞,北漂五十年的安平姑娘,像候鳥般的南返覓食,不分春夏秋冬。
她們愛吃鱔魚意麵和牛肉火鍋等臺南美食,這點倒是不難理解,她們甚至愛回臺南喝咖啡,便有些匪夷所思了,難道臺南的咖啡豆有何特別之處嗎?莫非水是故鄉甜,連帶咖啡喝起來都格外芬芳?與姑姑見面,本來是她們越變越老,我越長越大,到後來,我也越來越老,她們卻好像沒有長大,老愛講一些好久以前的事。然而,從來不曾改變的,就是一起吃東西。說話有點安平腔的姑姑特別重視食物的氣味外,吃東西還要呷氣氛配講話才歡喜。有些老店即使平常日也大排長龍,她們仍然心甘情願的選擇現場吃,就是為了要吃現場的氣味。
我有時不太明白,姑姑是回臺南度假,照理說應該放輕鬆才對,卻老愛逛傳統市場,採買海鮮魚貨大包小包帶回臺北。聽說黑潮支流帶來海洋養分,讓南台灣得天獨厚的擁有豐富漁貨與飽滿肉質,加上純樸的臺南魚販做生意實在,我猜想姑姑她們一吃就知道。於是,曾經的美味召喚她們一再而再的回來故鄉臺南。總括這些有形無形的相輔相成,好吃自然不在話下,吃得出來的氣味,更是鄉愁的滋味。
同樣身為臺南的女兒,我若想吃肉包,就買肉包吃;想吃海產粥,就買海產粥來吃,這種簡單的口腹滿足,叫人垂涎羨慕。此外,尚有其他讓人吞口水的所在,實在難以言傳,不妨稍微以美食現場來意會一下。記得小時候,總注意炒鱔魚師傅穿著男性內衣,不管短袖或背心,看起來就是清涼吸汗,跟爸爸在家中穿的差不多。若以時下流行語來說,炒鱔魚師傅是我的「菜」。他們的上背與上臂厚實有力,下臂因握力或指力而顯現肌肉線條。在認真備料與翻炒當下,眉眼之間自然流露出一種男子漢大丈夫的堅毅,或許由於師傅要處理死亡與鮮血的問題,無意中就散發出絕對不容出錯的神情。先從洋蔥白青蔥綠開始爆香,再從倒扣的竹篩上,拿起鱔魚肉身,快速切斷,澆上米酒,大火快炒鍋中噴火物,形同一場汗水淋漓並香味四溢的華麗演出。吸飽鍋氣的野味滑入我嘴內,說甜不甜的微酸,富含生命的能量。
最近,與姑姑一起吃鱔魚意麵,我提到有些老店環境翻新,甚至連點菜都用平板電腦了,為什麼還堅持去排隊等很久的那家?她們仍是那句老話「氣味無共款」,而我心內不禁偷偷懷念起穿男性內衣的老師傅,還有他們身上的氣味。舌尖上的記憶,因人因地滋養調和而五味俱全,以美食氣味餵養長大的人類啊,歡迎回鄉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