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膏肓痛上背不適 久坐情緒壓力易引發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許多民眾曾因肩膀或後背痠痛,到中醫就診時,聽醫師提到「膏肓痛」,擔心是不是病入膏肓?柳營奇美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說,膏肓痛是中醫術語,指疼痛集中在背部膏肓穴所在周圍的肌肉筋膜區域,可以透過針灸和推拿方式來緩解。
曾裕芳說,膏肓痛伴隨著肌肉酸痛、脹痛、疲勞等不適感,常見於肩部、頸部、背部等部位;這種痛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紅腫、腫脹或局部損傷的症狀,是一種隱約、沉重的疼痛感。
他表示,膏肓穴隸屬於14經穴中的足太陽膀胱經,此穴主治虛損重症;穴位位於人體的背部,在第4胸椎棘突下,左右兩側4指寬處,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對應的肌肉包括斜方肌、菱形肌,還有深層的髂肋肌。
根據中醫經絡學說,經絡是在人體內部傳輸氣血的通道,膏肓所在的經絡與背部上部的經絡有密切的聯繫,當膏肓所在的經絡出現阻滯、痰濕、氣血不暢等問題時,可能會引發上背部疼痛。
他說,常見原因包括︰長時間的肌肉緊張或重複性的動作,導致肌肉疲勞和筋膜的受損;久坐不動或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導致肌肉僵硬和血液迴圈不暢;寒冷潮濕的氣候條件導致肌肉緊張和血液迴圈受阻;情緒壓力和精神緊張,導致肌肉緊張和神經系統的紊亂等,都會促使膏肓痛的出現。
中醫治療膏肓痛,常用方法包括針灸跟推拿,透過針灸刺激特定的穴位,來調整運行,促進氣血流通;也可通過推、拿、揉、按等手法刺激肌肉和穴位,都可以達到緩解上背痛和調理膏肓的目的。
曾裕芳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平衡,對膏肓痛和上背痛的緩解具有積極作用,另外,適度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等方法,可增強膏肓的健康功能和減輕上背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