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過度醫療化」兒童行為問題 大多不需吃藥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失控兒童」要不要看醫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不同角度建議表示,孩子的行為問題絕大部分都不需要藥物治療,透過親子的調整,就可以有明顯改善,不需吃藥,除非很明顯的過動等情況,才會使用到藥物。

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彥鋒接受媒體聯訪,就兒童教養衍生「過度醫療化」問題,提出他的建議,林彥鋒指出,過去大眾會覺得「成癮就是罪犯、就是壞」,但隨著精神疾病去汙名化,且近年開始發現有神經、大腦方面證據解釋,越來越多人能理解「這樣的人其實需要幫忙」。

對於家長遇到孩子不受控就找醫生,林彥鋒表示,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狀況時,會受傷也會自責,家長也是需要先把自己防衛起來、減輕自責情緒,家長解讀小孩「這是生病了,交給醫生就好」,這是一種可能的解釋法,但相信家長內心深處不是要推卸責任,只是一時間還無法接受「自己某些做法真的有影響到小孩」。

林彥鋒說,「這是生病了,交給醫生就好」發展到一個程度,會變成「過度醫療化」,把所有問題都推給醫療,對於孩子表現異常,其實多數情況到了醫療場域都是可以處理的,不過,孩子的行為問題絕大部分都不需要藥物治療,透過親子的調整,就可以有明顯改善,除非很明顯的過動等情況,才會使用到藥物。

此外,遊戲成癮衍生的行為異常也是家長相當擔憂的問題,北市聯醫成癮防治科專科醫師林群指出,成癮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影響生活功能」,「遊戲成癮」已經被列為一種疾病,有其判斷準則,但需要精神科醫師專科訓練,透過會談技巧,比較能做正確的判斷和診斷。

林群說,如果家長對小孩是否異常有疑問,都可以找身心科、精神科評估;醫師也不一定會立即開立藥物,可以轉介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等方式提供協助。

林彥鋒說,其實精神醫學同時牽涉到生物性、心理狀態及整個社會環境互動等;以遊戲成癮為例,有可能單純是行為問題,也有可能是疾病,需要治療,需要專業診斷,且疾病的定義是為了讓專業間溝通方便,不代表可以歸咎於單一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