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呼吸增生病機率 外貌也會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呼吸是一門大學問,台灣鼻科醫學會提醒,用對呼吸方式有助於平穩情緒,一旦用錯呼吸方式,長時間下來則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外表也可能慢慢變得不一樣。

台灣鼻科醫學會20日舉辦「鼻之呼吸 義診園遊日」衛教活動,呼籲民眾更加重視正確呼吸的觀念。

呼吸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呼吸的正確與否卻很少受到關注,呼吸方式大致可區分為經鼻呼吸與經口呼吸,雖然大多數人都認同鼻子是用來呼吸,嘴巴用來進食,但其實日常中有很多人是不自覺習慣用嘴巴呼吸。

據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分析,108年國人因過敏性疾病就醫高達355萬人,大約每5人就有1人過敏,其中鼻過敏的人數占人口百分比約30%,顯示鼻子過敏在台灣相當普遍,使得人們因鼻子過敏而不自覺張嘴呼吸的狀況相對普遍,其他造成經口呼吸的原因也包含肥胖、扁桃腺或腺樣體肥大等因素。

台灣鼻科醫學會指出,經鼻呼吸和經口呼吸看似都是呼吸,但兩者之間相差甚遠,經鼻呼吸是人體最自然的呼吸方式,穩定的氣體交換能保持體內的氧氣與二氧化碳平衡,血液酸鹼值也維持穩定,有助於平緩情緒;而經口呼吸往往吐出的二氧化碳比氧氣還多,導致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偏低,血管收縮,血流與氧氣運送不順,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生病,或使精神狀況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經口呼吸可能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主要是口腔內少了粘膜過濾空氣中的髒汙,因此增加了生病的機率,另外也容易有口乾舌燥、口臭的狀況發生;另外,因經口呼吸未能將舌頭貼合上顎,長期下來外表將會慢慢改變,可能造成暴牙、戽斗、牙齒排列不整齊,甚至駝背等等。

掌握正確呼吸要領,台灣鼻科醫學會建議民眾4招:1、時刻提醒自己使用鼻子呼吸;2、呼吸要緊閉雙唇,並將舌頭頂住上顎;3、避免用力呼吸,穩定呼吸節奏;4、如果鼻塞,盡量透過唇縫、齒縫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