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Views 0Comments
環境永續 蚵農拚淘汰發泡浮具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蚵仔好吃,但現行的養殖方式,可能傷害海洋,造成汙染。議員穎艾達利等人和台南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等單位共同舉辦研討會,希望民眾大啖蚵仔之餘,能邁向環境永續之路,朝淘汰發泡浮具前進。
為改善浮筏式牡蠣養殖發泡浮具造成海洋汙染,議員穎艾達利、陳昆和、李啟維、李中岑、陳怡珍、周麗津、盧崑福等人,出席這場牡蠣養殖改善座談會,要求市府修正《淺海牡蠣養殖自治條例》,禁止使用所有發泡塑膠浮具,會中透過不同改善方案分享,讓蚵農未來有更多種替代方案選擇。
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近年海灘廢棄物監測發現,廢棄發泡浮具甚多,EPP發泡塑膠與保麗龍同為塑膠汙染,許多養殖牡蠣國家,遇到同樣問題,台南應為全台、甚至是世界模範,率先禁止使用發泡塑膠浮具,讓牡蠣養殖能兼顧永續環保。
台南市牡蠣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俊安表示,HDPE新式蚵棚經蚵農測試良好,安平區高達三分之二蚵農連署同意使用。成大水工所副研究員張引分享可下潛式牡蠣養殖浮棚,讓浮棚潛至水底避浪,已改良至第二代;有蚵農分享延繩式養殖法,相當肯定,希望政府加以補助。
穎艾達利指出,過去農業局在中央補助下,可朝向建立大規模環保浮具模組的養殖示範區,然經費用於補助EPP浮具,跟保麗龍一樣會碎裂,座談會提供至少四種不同方案,可為未來修法,禁用發泡塑膠後,供蚵農選擇配套措施。
根據統計,每年約有五十萬支一次性的竹製蚵架遭焚毀,對環境也是一大傷害;漁管所指出,保麗龍浮具規定兩年緩衝期,一一五年全面禁用,然坦言仍有太多瓶頸難以解決,汙染狀況僅能改善,每年重複產生,耗費社會成本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