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國造潛艦不潛水 下水典禮很政治

潛艦國造計劃的第一艘IDS原型艦,預訂在9月28日「下水」。圖為潛艦製造過程。(資料照)

何啟聖

潛艦國造計劃的第一艘IDS原型艦,預訂在9月28日「下水」,這項被視為提升國防自主能力重要的里程碑,自然令人欣喜雀躍,然而依參與此計畫的顧問郭璽透露,將仿韓國、印尼採取在船塢將「封殻」的潛艦亮相,佐以「灑水」儀式,來完成此次的「下水」典禮。此舉坐實了外界質疑的「政治下水」,也有違國防部長邱國正所強調,必須經過測試,一切安全,而不會搶做蔡英文的功績的政治承諾。

國防自主是國軍建軍備戰的重大議題,因此,潛艦國造計畫自然受到各方關注,但9月28日在船塢亮相、灑水的下水典禮,被質疑是為了營造選舉行情,所做的大內宣,才「趕鴨子上架」,提前到今年9月舉行下水典禮。

根據海軍司令部向立法院提出的「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計畫」,今年是完成「封殼」,明年5月進行「下水」,後年11月「交艦」。因此,下水典禮提前到今年,才會引發「政治下水」的質疑。

而這種「下水不潛水」的潛艦下水儀式,與各國軍方的傳統迥異。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系副教授陳政宏就表示,命名、擲瓶、下水其實是三件事,因為命名不一定要擲瓶,擲瓶也不一定要下水,下水前也不一定要先命名!只是我們在過去一兩百年看到的水面商船、軍艦大多是依照歐美傳統,在命名典禮中擲瓶,擲瓶後船體下水。

其實,「提早下水」最讓人為海軍潛艦官兵擔憂的是,「封殼」之前,「紅區(非國人自製)裝備」,是否都以完成測試?捨棄AIP(絕氣系統)改採鋰電池的供電系統,安全測試是否合格?

前海軍潛艦上校王志鵬也質疑原型艦是否依「出廠測試(FAT)」、「泊港測試(HAT)」及「出海測試(SAT)」的程序,完成各項測試。他表示,如果只是在船塢內做靜態展示,與海軍傳統的下水定義,有極大的出入。

王志鵬指出,一個「出海測試(SAT)」至少要一、二個月,要先進行「浮航」,接著是「潛航」,逐步依「潛望鏡深度」先降至7到20米的深度,再循序漸進,每次下沉10到50米,直到下沉至基本深度的300米。而每一次的測試,還要經過查察檢修,因此,海軍司令部提出的「明年五月下水」是合理的測試期程。

針對潛艦國造計畫,提出質疑的包括立委馬文君、前潛艦上校王志鵬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近日都遭到參與該計畫的顧問郭璽點名,指他們是「賣台集團」,將關心潛艦國造汙名化的作法,也讓國人高度矚目的議題抹上政治色彩。尤其是出面擔任攻擊手的郭璽,曾被馬文君所提供的錄音帶揭發,勾結韓國SI公司的遲姓顧問,另立公司參與標案,撕破臉之後,又揚言如果對方到台船上班,「我郭璽的名字倒過來寫」、「你要玩我,我玩死你們三個」。

正因為郭璽的特殊角色,真是如知名主持人趙少康所說是「詐騙集團」嗎?讓潛艦國造蒙上一層陰影。緊接在原型艦之後,政府還要再自製八艘潛艦,如何讓潛艦國造擺脫政治因素的干擾,展現國防專業、自主研發能量,恐怕是比「下水」更重要的思考。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