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孩子使用任何菸(煙)品,或是吸入「二手菸」、「三手菸」,對發育中的孩子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國健署3月22日正式全面禁止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已發現疑似違法2554件,裁罰金額2539萬元。
國健署27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的電子煙使用率近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108年國中生使用率為2.5%,110年已上升到3.9%,成長超過5成;高中職生則由5.6%上升到8.8%。目前推估全台至少有7.9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
多數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容易導致成癮,尼古丁會影響正值青春期少年的大腦發育,對大腦前額葉皮層中會產生神經毒性作用,干擾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執行功能和抑制控制能力,導致對尼古丁產生更高的依賴。
國外研究顯示,學生使用電子煙後,會導致氣喘盛行率上升2.36倍,並增加上學缺課率。另根據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研究院報告發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增加使用菸品的風險,成為持續吸菸者。
《菸害防制法》新法3月22日上路,除全面禁止電子煙等類菸品外,公告禁止菸品添加物,將禁止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擴大禁菸室內外公共場所。國健署與縣市政府衛生局合作,針對原列管販售違法產品實體店面加強稽查全國365家電子煙或加熱菸商家。
國健署表示,自新法上路起至12月6日,監測稽查1萬9557家件次,疑似違法家件數2554件,分別為電子煙2135件、加熱菸183件、使用電子煙或加熱菸183件、其他53件,已開出處分書425件,裁罰金額共25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