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週六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根據氣象預報顯示,有寒流來襲,且可能持續冷至1月25日清晨。國健署18日提醒,天冷就大吃大喝恐「傷心」,有心臟病史的民眾,注意7種心臟病急性發作警兆。
長輩常說:「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要護心暖心顧健康,國健署表示,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都要記得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如有心臟病史的民眾,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一旦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惡心、極度疲倦、頭暈等7種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立即就醫。
國健署也建議,落實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首先是注意「飲食均衡」: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以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為原則,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攝取高熱量的炸物。
其次是「規律運動」:減少久坐,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運動前需「充分熱身」,避免在低溫的大清早外出運動,或天冷時改採室內的運動。
第3要「充足睡眠」:養成早睡晚起的習慣,成人每日需要睡足7-9小時;若家中有嬰幼兒,則應注意保持正確的睡姿及室內通風,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幫助孩子保暖,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同時要注意「拒菸節酒」,身體更輕鬆無負擔;維持「適當腰圍」,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拒絕代謝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