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寄藥包 見證醫療資源匱乏年代

民國60年代的寄藥包。(北港文史工作者吳修明提供)

記者傅希堯∕專題報導

民國60年代以前,由於醫療資源並不充分,守護台灣民眾健康第一線的,就是藥廠代表或藥劑生送到家戶的「寄藥包」,裡面有常備藥品,說不定民眾老宅的藥櫃中仍存有當年剩下的「寄藥包」,這些「寄藥包」就是台灣醫藥與經濟發展的活歷史,應講述給下一代知曉。

北港文史工作者吳修明就蒐集了不少早年「寄藥包」,每一個「寄藥包」都有其特色圖案與歷史背景,見證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日據時代醫療不普及且交通不便,上醫院看醫生得長途跋涉,且所費不貲,「寄藥包」於焉而生。由藥廠的業務代表或藥劑生,將家庭常用藥品分裝在藥包內,深入農村聚落挨家挨戶送「寄藥包」,他們也被稱為「寄藥包仔」。

藥包外印有藥廠或店號名稱,也有數行欄位印有藥品名稱、價錢、數量等,藥包內裝著神藥、百應膏、咳嗽散、應嗽安糖漿、胃散、八卦油、喘息寧、小兒散、止痛寧、消炎片、驅風油等十多種家庭常用藥品,舉凡傷風、咳嗽、腹瀉、發燒,或是胃藥、上痛藥、蚊蟲叮咬或破皮外傷等藥品都有準備。

「寄藥包」顧名思義,是藥廠「寄存」在民眾家中的,業務代表或藥劑生會定期到民眾家中清查並補充新藥,用多少藥就付多少錢,民眾如有各種身體上的問題,也會在這時候請教到府補藥的藥劑生,民眾這些和「寄藥包仔」間建立深厚的情感,民眾有時也會請業者一起用餐,甚至留宿,有些民眾並會將家門鑰匙交給「寄藥包仔」,讓他們自行進屋補藥。

由於早年有相當多的民眾不識字,「寄藥包」內各種藥品的標示也是圖文並茂,在額頭上畫著冰袋的就是發燒,抱著胃部且有胃示意圖的是胃藥,包著臉、摸著牙的是牙痛,痛苦的上廁所是表示腹瀉,止嗽藥則畫蝦子、烏龜及掃把,閩南語發音為「蝦龜嗽」,讓民眾清楚知道藥品的功能。

由日據時代到民國60年代前,「寄藥包」非常普遍,這種藥品通路體系曾經是台灣醫療服務的主流,後來隨著藥房林立,加上勞保、健保制度實施,民國70年代後已逐漸沒落,但甚至到了民國90年代,台南、雲林等偏遠鄉鎮,仍有「寄藥包」的存在,但目前已經絕跡。

為留住這一段歷史,吳修明到處蒐集這些已經有相當年代的「寄藥包」,並依「寄藥包」的年代分類印成日據時代、光復初期、民國60年代等「寄藥包」海報,讓老人家看著猶如見到老朋友,讓下一代也能接觸到過去的歷史。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